回到頂端
|||
熱門: 表皮肉垂 西螺跨年 應曉薇

俄非峰會背後的博弈:非洲國家如何抉擇立場?/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3.07.28 17:54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效應,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效應。(Wer alleine arbeitet, addiert. Wer zusammen arbeitet, multipliziert)』出自德國諺語。當今的國際社會,是需要國與國之間互助合作的,一個國家不依靠他國幫助,或是不與他國往來,則國內政治經濟必然將出現動盪不安的局面。

7月27日至28日,俄羅斯與非洲,於聖彼得堡舉行第二屆的多邊峰會。2019年的一屆俄非多邊峰會,當時非洲有43個國家領導人出席;然而,本次出席的國家領導人僅17國。與上屆相比出席不到一半的非洲諸國,可能與俄羅斯退出《黑海穀物協議》有關,藉此向俄國抗議;又或者,受到歐美等西方世界的壓力與勸阻,不願與俄國過於親近。

因此,俄國根據聯合國發布關於《黑海穀物協議》的官方數據,經由黑海出口的糧食穀物,僅有2%供應至全球南方,而92%則是流向了歐洲、土耳其及中國。使俄國相信,從根本上無法有效幫助並解決,急需糧食救援的非洲。

「俄羅斯此刻舉辦峰會的動機與目的」
故在本次會議中,俄國總統普丁宣布在未來數月裡,將確保向布吉納法索、辛巴威、馬利、索馬利亞、中非共和國和厄立垂亞,免費供應2萬5000噸至5萬噸的糧食。藉此在非洲樹立威信,從而獲得非洲的支持與宣傳俄國的友善。接下來,筆者將從本次多邊峰會,以三個方面分析俄國的動機與目的:
一、 政治方面:
俄國可能期望通過本次峰會,維護在非洲利益的同時,展示其影響力給全球各國。此外,俄國退出《黑海穀物協議》後,於21日時向聯合國提出重返協議的七大條件,其中的第七點『讓協議僅用於人道主義目的,應當符合需要進口糧食國家的利益,而不是讓富裕國家更富裕。』已經影響到歐洲各國的國家利益結構,故遭到西方世界的惡意中傷是必然的結果。
所以藉由峰會的舉行,尋求非洲國家的理解與支持,提升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及形象。破除歐美各國惡意的中傷(如無視全球糧食飢荒的人道救援議題),讓非洲諸國的領導人明白誰才是真正的盟友。並且,與其他大國,在非洲展開競爭或是合作(如美、中及歐盟)。

二、 經濟方面:
俄國每年在非洲的貿易額僅有35億美元,遠低於中國的2000億及美國的500億,且投資比僅有1%(中國為25%)。雖然在第一屆俄非峰會時,承諾制定對非洲貿易量翻倍的計劃,無奈的是,這項承諾至今未能兌現。
為了能挽回非洲諸國的信任,本次峰會不排除將實現當年的承諾,並支持非洲聯盟加入G20。再者,利用增加與非洲的貿易及投資,著重在錳、鋁及鉻等俄國缺乏的礦物資源上,或是提供核電、天然氣等領域的相關技術給非洲。當然,考量到俄國與非洲之間的地理關係,其貿易進出口地區及港口,也許將是雙邊迫切解決的問題。

三、 軍事方面:
非洲許多國家的軍隊武器,其裝備供應都來自俄國。所以,為了鞏固與非洲的軍事安全合作,可能會與本次出席的幾個國家領導人,繼續簽署軍事合作協議,以維護彼此的國家戰略利益。
而剛剛遭到清肅的僱傭兵組織「瓦格納集團」,也許接下來的主要業務,不再是俄烏戰場上的攻防,而是提供部分非洲國家的安全保護、打擊反叛組織等服務。透過軍事合作及派遣僱傭兵的形式,增加在非洲的政治與軍事的影響力,並牽制歐美等西方世界國家,達到某種程度上的全球戰略平衡。

「全球主要國家的反應」
在退出穀物協議不到10日,俄國與非洲舉行的多邊峰會引發全球的關注,並讓美國及歐盟等對這次的會議感到不安,擔心是否會利用其政治及軍事影響力,干涉非洲內部事務。因此,西方國家可能會加強對非洲的外交與經濟合作,並提供更多的援助及支持,以維護在非洲的利益。

同時,長年在非洲經營的中國,已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及投資者,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合作論壇等平臺,早與非洲有著戰略合作的堅定關係。至於是否與俄國一同合作發展,並藉此機會穩固在非洲的影響力,或是對其保持警惕,擔心利益遭到劃分,則要看中俄雙方後續的對話與合作了。

總之,本次峰會充滿著爭議與國際政治的挑戰及考驗,不僅可能牽動大國態度的轉變,也將對全球局勢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圖:普京出席俄非峰會(圖片翻攝網路)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