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衝擊的東北亞地緣政治:中俄日本海聯合軍演/魯云湘

台灣好報/ 2023.07.24 18:06
▲俄太平洋艦隊艦艇在演習後返回符拉迪沃斯托克(翻攝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誰控制住海洋,誰就統治了世界。』典出阿弗雷德.賽耶.馬漢的《海軍戰略論》。馬漢的這句話,強調了控制海權,對於在世界事務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必要條件。

今年五月下旬,中俄兩國簽訂貿易協議,同意將海參崴作為物流中心,並允許使用其港口,以供中國吉林與黑龍江省的農產物資等,經由水路運往中國華中、華南等地區。將原先需要通過漫長的陸運距離,才能從遼寧省大連港出海到中國中南部地區的貨物,隨著此協議的生效,運送距離不僅縮短數百公里,除了可以減少成本,更可縮短時間,保持貨物的新鮮度。

「極具戰略價值的日本海」
對日韓而言,富有大量的海洋漁業資源,更有天然氣及石油等礦產戰略資源,同時也是與俄國的戰略緩衝空間的日本海,是極為重要的水域。北鄰俄羅斯、東接日本列島、西靠朝鮮半島,西北太平洋最大的半封閉性海域,其水域有六個海峽與外水域相通,而其中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更是往來俄羅斯海參崴,與黃海、東海水域的重要戰略要道,如今也對中俄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中俄貿易協議不僅涉及經濟利益,也牽動著軍事戰略。而且,中國在其規劃上,都深受馬漢《海權論》的啟發。當然,為了能夠維持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掌握海上戰略的主動權,才是一個國家擠身強權的關鍵。

因此,當俄國同意中國使用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以下簡稱海參崴),並可按照國內貨物流通來處理,不必經過進出口的繁雜程序時。已有國內外學者專家質疑此舉,是否將以內貿中轉作為焦點,吸引眾人目光,實則是中俄兩國為了對抗日韓破冰合作,並一同競爭日本海海權的戰略考量。

為了維護中國東北與華中、華南地區的海上運輸安全,中俄雙方於7月20日至23日,在日本海進行了代號為「北部聯合-2023海上軍演」。而在7月3日時,俄國的太平洋艦隊已在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完成遠洋海上任務,足以顯示中俄早已密切協調此次演習。

「中俄海上聯合軍演的戰略目的與影響」
中俄自俄烏戰爭以來,並在全球地緣政治發生的巨大變化下,雙邊安全互信已得到高度提升。所以,在此時舉行具有顯著戰略意義的軍事演習,對東北亞乃至於整個亞太地區,是影響甚鉅的。以下是筆者整理的兩點可能的主要目的與影響:
一、 衝擊日本及韓國的國家安全以及在日本海的經濟利益與戰略部署;
二、 推動日韓與中俄雙邊或多邊的對談與合作。

基於日韓兩國都視日本海為國家安全及戰略價值的水域,所以中俄雙方的聯合軍演,將對日韓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及戰略挑戰。不僅會引發敵意與警惕,也可能進一步促進日韓的合作,以加強在日本海的軍事活動,從而提升東北亞地區的緊張感。但從經濟層面來考量,也可能會加速日韓與中國在國際貿易上的和平談話,畢竟中國龐大的市場仍然存在,沒有必要在此事得罪中國與俄羅斯。

另一方面,中俄此舉對亞太地區影響較大的國家,可能就屬臺灣了。位於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的臺灣,戰略位置及其關鍵。因為從美日的角度來看,臺灣地區可有效牽制與限制中國勢力的突破;而以中國的立場,在無法突破美國島鏈帶戰略的狀況下,獲得臺海地區的完全控制是至關重要的。因為獲得臺海,可以將整個中國沿海水域相連起來,屆時艦隊的調動及海上貨物運輸,將不再受到來自臺灣的壓力及威脅,亦可有效呼應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經濟政策。

所以,獲得海參崴的內貿中轉許可,除了有利於貨物運送,也有利於軍事物資的調動。目前臺灣面對中國的軍事壓力,僅來自東部及部分南部戰區的威脅,但中國是否會利用海參崴進行北部戰區的兵力,以輪調的名義到東部戰區進行演習/演訓,擴大對臺灣的壓力,則是值得後續觀察及注意的。

總之,中俄兩國展示軍事力量的海上聯合軍演,其行為所發出的信號,目前僅是為了提高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影響力。至於,是否對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經濟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則是要關注美、日、韓及東協諸國後續的動向。通過此次演習,中俄明確地向全球發出訊息:『俄羅斯和中國,不會容忍任何國家,干預或威脅他們在日本海的合法權益與安全利益。』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