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彰化客家社團「手打粢粑」 美食輕鬆製作

客家電視台/李新隆 彰化永靖 2023.07.23 20:00
「粢粑」是客家最有代表性的米食之一,一般都是用杵臼槌打,或是用機器攪拌增加Q度,不過彰化縣有客家社團,教導民眾利用容易取得的塑膠袋,製作粢粑方便又快速。 在塑膠袋裡面倒兩滴的沙拉油,然後將蒸熟的黑糯米放進去,接著用手槌打,或是像洗衣服一樣不斷搓揉,直到看不見米粒,大約5分鐘時間,又Q又好吃的紫米粢粑就完成了。 學員 李小妹:「因為它可以一直敲,所以很好玩,要敲等米粒看不見。」 學員 古小姐:「粢粑原來就是怎麼來的,所以滿輕鬆的啦,吃的也都是自己做出來的成果。」 學員 李小姐:「客家做粢粑有很多種,有的用杵臼 這樣槌下去,手沾水這樣翻過來再槌下去,一直槌就變成粢粑。」 彰化縣客家文化藝術發展協會,辦理親子DIY活動,推廣使用在地食材之外,也讓民眾了解客家米食的製作方法。 彰化縣客家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 彭淑玲:「用黑米做的東西很好吃,今天教大家學做,這種比較創新的米糕,還有同時來舂粢粑粄,今天看大家學得很有興趣,我也很高興。」 除了粢粑之外,協會也教導民眾製作,健康又好吃的紫米糕,主辦單位也預計在下半年,辦理三腳採茶、布馬陣,及藍染等研習活動,藉此推廣客家傳統民俗技藝。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