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721 10:22:02)2023年首度在泰國曼谷藝術文化中心(Bangkok Art and Culture Centre)展出的建築主題展「大地無限:泰國臺灣當代建築展」於7月18日開展,展覽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由駐泰國代表處文化組與泰國暹羅皇家建築師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Siamese Architects under Royal Patronage)共同主辦,結合泰國四所知名建築院校,包括朱拉隆功大學、先皇理工大學、蒙庫國王科技大學、泰國藝術大學的建築學院共同合作,邀集8組臺灣與泰國的建築師團隊,以大地無限為主題,呈現臺灣與泰國相對應的當代建築樣貌。
展覽首日人潮眾多,臺灣參展的嶼山工房林聖峰、代表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的Maria Eugenia Carrizosa、Rodrigo Reverte Martinez-Gil,以及建築學者黃俊銘、陳宣誠特地前往泰國參與開幕並擔任講者,泰國建築界代表亦出席並表達對展覽的肯定與支持。駐泰副代表薛秀媚致詞時表示,很高興能有這樣充滿知識且設計引人注目的展覽,從中認識臺灣與泰國的建築特色及最富創意的建築師們,並希望藉由建築展築起未來更多臺泰文化交流。
展覽在雙策展人泰國暹羅皇家建築師協會策展主席洪人傑及HAS Design & Research的Kulthida Songkittipakdee的策畫下,以「大地交換(Ground Exchanges)」與「穿梭大地(Feeling Grounds)」兩個篇章呈現。「大地交換」的作品,建築師透過現代建築手法,框架特有的地景,反映出大地豐富特質,像是臺灣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設計的「屏東簷屋」與「永恆之丘」建築,以堆疊的方式與底層連廊產生反差效果,不僅回應臺灣炎熱多雨的氣候關係,更顯現大地的神聖感;而泰國Duangrit Bunnag Architect Limited設計的「The Glass Temple」建築,則賦予場所儀式性與永恆性的特色,並結合周遭環境,強化大地無限的規模感受。
在「穿梭大地」篇章中,建築師將環境作為設計發想,結合材料、工藝和構築呈現多維度的大地空間感,不僅展現建築作為人與大地的介面,更是對環境的反思,如由臺灣立建築工作所設計的南投毓繡美術館,建築順應著地形,提供訪客獨特的參觀路徑,在高低起伏的動線中,建築與環境構成一幅動人的景象;而泰國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帶來的「The Commons Thonglor」案例,細緻的建築工藝,結合漂浮抬升的形式,除創造許多「底層灰空間」來擾動室內外的分界,同時也是對傳統泰式高腳屋地面空間「Tai Toon(ใต้ถุน)」的呼應。
本次參展的臺泰8組建築師團隊,包括臺灣立建築工作所(Ambi Studio)、嶼山工房(Atelier Or)、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kten、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MAYU architects),泰國Architects 49 Limited(A49)、Arsom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Architect、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Duangrit Bunnag Architect Limited(DBALP),參展作品分別坐落在臺灣新竹、南投、雲林、高雄、屏東、宜蘭,以及泰國曼谷、芭達雅、巴吞他尼府、龍仔厝府、那空叻差是瑪府、大城府等地,觀眾在展覽中可以感受到在相異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多樣的社會發展下,建築物如何回應大地特色,捕捉城市與自然的景象,呈現人與萬物共同生活的多元關係。
「大地無限:泰國臺灣當代建築展」自即日起展至8月6日,為期3週,並舉辦3場臺泰建築文化交流座談,期待讓泰國建築領域專業人士與師生、以及有興趣的泰國民眾,藉此打開新的視野,進而更深入瞭解臺灣當代建築的文化與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