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00929 告五人演唱會 妙天

紅高粱禮贊/于全

台灣好報/ 2023.07.20 08:59
盛夏千杆綠,當秋萬穗紅。
…………

夏天“千杆綠”,秋天“萬穗紅”。把紅高粱描述的淋漓盡致。

在我少年時期,生態平衡,雨水充沛,一到陰六月的雨季,陰雨漣漣,幾場大雨,低窪地就成了“汪洋”,低矮植物也就顆粒無收。而高粱杆高又抗澇能力強,一般雨水奈何不了。

所以,這也是大面積種植高粱的又一因素。

提起高粱渾身是寶。一一道來,如數家珍:糧食是人們的主食,做米飯外、可粗糧細做、做饸絡面、包高梁面蒸餃、烙高粱面餅……等等。其長穗糜子紮笤帚,紮鍋刷,其頂杆穿蓋簾,其杆編織炕席,捆秸稈,打簾子苫房蓋、插黃瓜架、豆角架……,其根入藥,美其名曰:龍爪,據《綱目》記載:性味甘平。功效:平喘利尿,止血。主治:咳嗽喘滿、胃氣痛疼……

紅高粱實在是個寶。

每年的中秋節來臨之際,高梁成熟了。看看高粱穗個個籽粒包滿,紅的像燃燒的火炬,直刺蒼穹!麻雀們在高粱穗上落了又飛,飛了又落,喳喳歡叫。好像這豐收的高粱是它們的收穫!

因此,少年時代這些景象印在了腦子裏。

2019年,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編輯出版的典藏書畫集《中國老年書畫年簽》,收入我的一幅畫作《紅紅火火鬧豐收》。在火紅的高粱間,麻雀二、三只,有飛有落,有來有盼,在歡叫,在戲嬉。這是我少年時代的記憶,我把它昇華為藝術作品。用花鳥畫的形式表達農民豐收快樂的心情!

紅高粱給我的童年以詩情畫意般的美好印象。少年的天真浪漫的童畫世界是在高粱地的森森青莎帳裏……

那時正逢“文革”之初,“文山會海”使之田地產趟不急時,哪片地都有雜草。好在高粱杆高,幾場雨水,便竄出很高,壓住草的生長。

每年放暑假的時候,正是高粱抽穗的節段。此時,去高粱地裏打烏米是最佳時節。回想起來,不亞於現在的採摘節。

每當在洮兒河裏洗過澡,三、五個小夥伴們便一頭紮進高粱地的青紗帳裏打烏米。打烏米時候不僅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還要“腳下留神”!

“眼觀六路”就是說不止抬頭看上方,還要顧盼左右。“耳聽八方”是邊打烏米邊留意左右動靜,不可落後兩邊夥伴又不可超前,否則,將在青紗帳裏失散。“腳下留神”便是打烏米的同時,注意前面的雜草、倒伏的高粱杆絆你腿腳。有時也有一個意想不到的發現:前面出現幾棵番茄秧或者二、三棵龍葵秧(又名天天),正在蓬勃生長。有時,也遇到幾個瓜秧,正在壟溝裏發展枝蔓,結幾個瓜果卻還不熟。這時,記得住地址,過些天再來光顧。保准能吃到香甜可口的果實。

打烏米也要有學問。從烏米苞裏露出、已有鬍鬚、一碰冒黑煙的,這叫“出懷”。已經老了,這樣的不能采。最好是含苞待放的,正是時候。扒開裹著的外皮,就露出有一層白皮包裹的烏米,咬一口,裏面是灰白色且很嫩,口感很好!能填飽饑餓的肚子。只是吃烏米後嘴唇一圈都是黑的,因此,有一日,正在河堤壩上放豬的老人,笑著戲稱我們:“‘打烏米眼睛——往上瞅’哈哈哈……”從那以後,我便記住了這句從高粱地裏得出來的歇後語。

長大後我查閱有關資料:高粱烏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用菌,含有多量的營養成分,諸如:微生素、脂肪、澱粉、蛋白質、礦物質等等,是一種天然的營養、保健、藥用食品。

我讚美紅高粱,它把全身奉獻於人類!

秋天,天高氣爽。藍藍的天空上,幾只鴿子在飛,飛過高粱地,飛進了莊戶人家……

一群社員手握鐮刀,正要開始收割高粱,不時會聽到歡樂的歌聲:

好豆子大粒黃,
好高粱歪脖長。
…………

秋天收割高粱的場景,讓人振憾!幾十人一字排開。每人揮舞鐮刀,六條壟開過去,那高高的紅高粱,只聽唰、唰、唰……一瞬間身後就鋪開一捆一捆的高粱。那是排山倒海般的勞動場面。感歎勞動人民那堅忍不拔的精神!

冬天,生產隊打罷場就放假了。這時候,父親便著手編織炕席,先挑選粗細長短均等的高粱杆,再用“撞子”刮皮,等都刮乾淨後再用“搜子”破篾子。“搜子”有沖出三條篾子的,有沖出四條篾子的。高粱杆粗的要出四條,高粱杆細點的則出三條。這樣所用的篾子寬窄大致均等。

隨後,開始刮篾瓤子。刮篾瓤子刀不可太鋒利,太鋒利則易斷,要適中為好。我小時候,每年都給父親當下手,因此,編席編筐編簍樣樣學會了。

篾瓤子刮完後就是薄薄的篾子,開始用溫水泡,起碼要泡一天一宿。時間短則易折,泡好的篾子柔軟,用起來不易折斷,這樣才開始編織。這時候,父親就夜以繼日的編席,那柔軟的篾子在父親手裏跳躍著、跳躍著……

一般一領炕席需要三、五天時間完成。小時候,只要父親鋪上他親手編織的抗席,就要過年了。

如果離春節還有一段時候,父親便著手用高梁穗子紮笤帚,紮鍋刷。用高粱頂杆穿蓋簾……父親大人離開我們已經有四十年了,他老人家那種吃苦耐勞、勤檢持家的品德,永遠鼓舞著我!

我讚美紅高粱,它是上帝賜給人類的珍貴的禮物!

紅高粱在我的心裏是一首詩,是一首歌,是一幅壯美的圖畫,是一個永遠講不完的故事……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