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在即,書卻只念了一半,或是這個月業績未達成,工作時間不固定,作息時常日夜顛倒等,這些情形恐導致時而腹痛、時而腹瀉、時而便祕的經驗。樂生療養院提醒,這有可能是罹患「腸躁症」。根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5個人就有1人有飽受腸躁症困擾。常見症狀有腹痛、腹瀉、腹脹、便祕、大便有黏液、解便不乾淨感等腸道症狀,但也有部分病患出現非腸道的症狀,像是頭痛、倦怠、泌尿道不適。若從飲食改善,需考量纖維、益生菌,及逐步採取低腹鳴飲食法。
高、低腹鳴食物類別。圖:樂生療養院提供
樂生療養院指出,「腸道」素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含有近一億個神經細胞,其數量僅次於大腦且形成「菌、腸、腦軸」交互作用,能和中樞神經進行訊息傳遞進而影響情緒、記憶等,而最相關的功能性疾病就是「腸躁症」。「腸躁症」是大腸激躁症的簡稱,是一種無腸胃道器質性病變卻發生慢性腸胃道功能性障礙的疾病。造成腸躁症的原因可能為腦腸軸線、小腸細菌過度生長、遺傳因素、食物耐受差及腸道蠕動不佳,雖然不是致命性的惡性疾病,但會影響患者生活。
蘇嘉華進一步說明,腸躁症患者可多吃纖維,尤其膳食纖維可以幫助改善腸道運動和便秘,並有助於維持腸道健康。富含纖維的食物包括全穀物、蔬菜、水果、堅果和種子。然而,某些類型的纖維,例如可溶性纖維,可能會刺激腸躁症症狀,且每個人對纖維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建議逐漸增加纖維攝入量;益生菌也可改善腸躁症,常見益生菌來源包括優酪乳、如酸奶及酸菜等的發酵食品、益生菌補充劑。然而,每個人對益生菌的反應個體差異大,需嘗試不同菌種觀察症狀是否緩解來評估是否有助於緩解症狀;至於低腹鳴飲食可幫助減少腸躁症症狀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需要在營養師或醫生的指導下持續4至8周的飲食計畫,以確保不至於營養素匱乏。
蘇嘉華也提醒,大腸激躁症是功能性的疾病,除飲食調整、規律作息、適當減壓和降低焦慮外,仍應找腸胃專科醫師諮詢,找出適切的治療策略,如此才能健康「腸」久。
本篇文章轉載自 桃園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