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避免大腸癌奪命!民眾把握公費檢查 早期發現存活率高

NOW健康/ 2023.07.06 17:55
新聞圖片

【NOW健康 陳曉彤/台北報導】台灣民眾罹患哪一種癌症人數最多?答案是大腸癌,已連續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排行榜第1位,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度新增1萬6829名大腸癌病友,平均每天47人罹患大腸癌,好發年齡為50歲以上族群,專家提醒,糞便潛血檢查可發現疑似大腸癌早期個案,早期治療,第1期5年存活率超過9成。


公費糞便潛血檢查揪腸癌 出現陽性要就醫


目前國健署提供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肺癌等5癌公費篩檢,且與健保署推動「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6月1日起,針對癌篩結果異常者,展開「主動追陽」,由個管師進行健康指導,並依個案意願安排就醫,完成診斷和治療。


大腸癌公費篩檢對象為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檢驗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表示,大腸癌腫瘤或息肉如與糞便摩擦,就可能出血,微量血液就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體外,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就能早期發現疑似大腸癌個案。


癌症篩檢資料發現,大腸癌篩檢結果如為陽性,每2人就有1人出現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大腸癌。研究顯示,篩檢陽性個案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則罹癌風險增加30%,如果一直未進一步檢查,則大腸癌死亡風險增加64%。


大腸癌篩檢不能拖! 若出現症狀多為晚期


國健署癌篩資料顯示,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說,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早期並無症狀,只有透過篩檢,才能提早發現,一旦出現腹脹、腹痛、排便不順或出血等症狀,幾乎都已經到了晚期。


衛福部分析顯示,第0期、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均超過9成,但到了第4期,5年存活率則不到2成,顯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重要性。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過去3年癌症篩檢人數明顯減少,國健署資料顯示,112年截至5月31日大腸癌篩檢人數為71萬人,較111年同期63萬人還要多一些,與108年疫情前的人數相當,吳昭軍提醒,符合資格尚未篩檢的民眾,儘早來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核稿編輯:陳如頤


更多NOW健康報導
▸芒果品種多!好處有哪些? 你該懂的芒果知識看了再吃
▸日本人愛吃蕎麥有學問!營養價值高 對人體6好處1次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