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apink 蘿拉 蔡阿嘎

創新傳承、成就產業 工研院50周年院慶12位工研院歷任董事長、院長獲頒榮耀獎盃

大成報/羅林 2023.07.05 20:06
新聞圖片

 


▲工研院舉辦50周年院慶典禮,蔡英文總統逐一為12位歷任工研院董事長、院長頒發「創新傳承.成就產業」榮耀獎盃。圖左起:第10任董事長張進福、第9任董事長及第5任院長史欽泰、第7任董事長翁政義、第6與第8任董事長林信義、第5任董事長孫震、第3任董事長及第3任院長張忠謀、總統蔡英文、工研院第12任董事長吳政忠、第13任董事長李世光、第6任院長李鍾熙、第7任院長徐爵民、第8任院長劉仲明、現任院長劉文雄。(圖/工研院提供)


 


【大成報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工研院今(7/5)日舉辦50周年院慶,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皆肯定工研院以科技創新帶領臺灣產業轉型升級,為臺灣經濟與產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走過半世紀,工研院一步一腳印,在政府的支持,以及歷任董事長及院長的帶領下,工研院扮演產業的創新引擎,帶動一波波產業發展,協助臺灣從科技的追隨者到創新者,在每個產業轉型發展的轉捩點,都有工研院的角色與貢獻。


 



▲工研院歡慶50歲生日,邀請府院貴賓共同參觀創新技術。前排左起: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蔡英文、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圖/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已躋身為國際級研發機構,名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面對下個50年的挑戰,工研院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超前部署臺灣產業的未來,提升產業及國家的競爭力,幫助臺灣產業打世界盃,邁向永續創新的未來。


 


總統蔡英文特別參觀「深耕產業 創新未來」特展,對於工研院科技的創新表達支持,並見到相關技術已陸續投入產業應用、達成豐碩成果表達正面肯定。像是全球首創的「我視AI魚缸」,不僅實際互動了解應用,更說這項技術「很有用、很有意義」。此技術今年勇奪「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s)」,更被頂尖科技媒體Interesting Engineering報導為5大創新科技之一,已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作。在見到可應用於寵物呼吸心跳偵測的 「iPetWeaR智慧寵物項圈」技術時,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也指出,可提供總統的寵物使用。此外,總統也參觀工研院史料文物館的揭幕儀式,對於工研院一路走來對產業發展的貢獻給予肯定。


 



▲工研院舉辦50周年院慶,蔡英文總統在生日祝福樹前啟動50周年動畫影片,與貴賓一同合影。圖左起: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蔡英文、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圖/工研院提供)


 


總統蔡英文致詞表示,今天是工研院成立50周年的日子,半世紀以來工研院從無到有,一步一腳印,帶領臺灣從勞力密集的產業結構,轉變為技術導向的高科技大國,奠定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基石,其他還有資通訊、光電顯示、碳纖維腳踏車等,許多臺灣在世界上締造第一、取得領先地位的產品,最初都是來自於工研院的投入。


 


蔡英文總統指出,50年前工研院在動盪的局勢中誕生,50年後工研院已經是世界級的應用科技研發機構,也幫助臺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一路走來,工研院獲得許多國際榮耀,是臺灣之光,也是國人驕傲,這一切要歸功於先進們一棒接一棒的努力,要特別感謝工研院歷屆董事長與院長,扮演產業發展總舵手,為國家培養科技人才,帶領產業升級轉型蓬勃發展,也感謝每位院士對產業及國家的重要貢獻。


 



▲工研院在50周年院慶典禮舉辦史料文物館開幕儀式。圖左起:工研院院友會名譽理事長曾繁城、民進黨立委柯建銘、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經濟部部長王美花、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蔡英文、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工研院院長劉文雄、院友會名譽理事長許金榮。(圖/工研院提供)


 


蔡英文總統表示,現在工研院擘劃「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是工研院的發展重點,包括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及韌性社會四大面向。像是長照議題,工研院整合資通訊技術應用在長者照顧,也和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建立健康風險評估模型。因應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帶給產業的影響,工研院今年也組成跨領域策略小組,探討AI人工智慧產業應用與法規。每個時代有不同挑戰,在時代轉變的關鍵點,工研院都能扮演很重要的關鍵角色,期許工研院能持續走在時代尖端,幫助臺灣掌握先機,強化國際競爭力,讓臺灣之光繼續閃耀世界。


 


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表示,50年前的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工研院成立,是國內第一個產業科技研發機構,率先投入積體電路的發展,後續帶動半導體、資通訊、材料與化工、機械、生醫、綠能等新興產業發展,締造輝煌成果,並為產業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科技人才擴散能量,可以說在每個不同年代的技術發展歷程中,都有工研院的投入與貢獻。我們特別將這些重要的史料及文物收集,建置史料文物館,並在今天揭幕,希望能對臺灣產業發展留下重要的紀錄,藉此激勵工研人堅持使命、創新傳承,持續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與社會的價值。


 



▲工研院深耕產業半世紀,協助臺灣從科技的追隨者到創新者,50周年院慶典禮邀請歷屆董事長、院長「回娘家」,送上熱情祝福。圖前排左起:新竹市市長高虹安、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發會主委龔明鑫、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總統蔡英文、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總統府資政林信義、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工研院院士史欽泰、行政院政務委員暨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新竹縣縣長楊文科。(圖/工研院提供)


 


走過半世紀,工研院累積許多創新成果,包括7度名列「全球百大創新機構」,連續15年榮獲50項「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連續7年榮獲12個「愛迪生獎」,連續6年榮獲10個CES創新獎等,這些國際獲獎榮耀顯示,工研院的創新技術不但已投入產業,帶動產業與社會效益,工研院已成為國際級的研發機構,具有國際影響力。


 


為超前部署臺灣產業的未來發展,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過去50年,工研院在產業轉型發展扮演重要角色與貢獻;面對未來,我們更要幫助產業從技術創新走向價值創新。為更聚焦市場導向的研發,工研院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為解決方案,投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發展,並大力推動淨零轉型、數位轉型,為產業儲備淨零時代的競爭力,成為產業最重要的夥伴,為臺灣的未來鋪路。同時長期深耕經營美國、英國、日本、歐洲等創新夥伴關係,鏈結全球重點國家或區域之科技合作平台,以科技深化臺灣是國際可信任夥伴,攜手產業進軍國際市場,壯大臺灣科技研發實力。


 


今天的院慶有三大特點,第一,來自各方祝福,歷任董事長、院長、院友及產業貴賓上百人「回娘家」,包含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總統府資政林信義等,以及美英日駐臺代表、捷克科學院、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德國弗勞恩霍夫爾協會(Fraunhofer)等全球頂尖研發機構祝賀工研院。


 


第二,完整文物收藏,國內近50年來最完整的臺灣科技產業發展史料文物館正式揭牌,收藏7大產業領域、逾百件珍貴研發成果,如1976年臺灣第一顆自行設計的商用積體電路、1983年臺灣第一具工業機器人ITRI-E、1996年全球第一片2L軟性印刷電路板等;特別的是史欽泰院士捐贈赴美RCA受訓時期的史料、盧志遠院士捐贈微米製程技術發展全程計畫文物、林垂宙前院長捐贈推動制度及府院報告史料、陳式千前協理捐贈工研院1992年參與聯合國永續高峰會報告書。


 


第三,創新科技慶生,展示臺灣最大的小間距MiniLED曲面顯示器打造出的「生日祝福樹」,典禮中更展出全球首創「即時高擬真3D互動系統」,不用戴特殊眼鏡,就創造出立體的3D視覺效果。


 


工研院院慶當天也舉辦「深耕產業 創新未來」院慶特展,展出在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包括獲得2023年CES創新獎的「我視AI魚缸」、可讓濕式黃斑部病變患者免打針的「超分子複合技術眼藥滴劑」、協助半導體提升良率的「粉塵終結器」、可協助預警土石流發生的「土壤邊坡監測系統」等創新科技,展現工研院以價值創新,為產業先行,布局臺灣下世代產業發展的研發實力,期許帶領產業邁向永續創新的未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