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翁佳音》基隆為何標音Keelung

愛傳媒/ 2023.06.28 05:30

翁佳音》基隆為何標音Keelung

翁佳音》基隆為何標音Keelung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雞籠曹善人這兩天與我討論雞籠/基隆地名,以及基隆人是否率先萌生臺灣國族認同等問題。筆談過程中,照例發現有些文獻與文化表象好像甚少得到現代研究者稍停腳步關注,今天只講其中一例:為何基隆地標用羅馬字Keelung,此字如何發音?

    論證過程無法在這裡發表,僅講結論:Keelung發音ki: lung,u音有時接近o音,音近臺灣國語Ji-long,此字在1875年基隆設廳之前就已使用,講明確一點,Keelung是出自1850年代,與「基隆」無關。

    從歷史上來說,雞籠至遲在十六世紀中葉就已經是「國際」商人停泊與聞名的國際紛爭之地,不是西班牙、荷蘭人來之後才嶄露頭角;漢字雞籠被歐美國家拼音為Quelang/Kelang,顯然是聽取來自漳潮泉漁商的叫法,這種閩南語式的地名音聲,直到二十世紀初還在普遍使用。

    Kelang外,歐美文獻亦拼成Kelung,基本上這是英語式寫法,音ke: lʌŋ,與閩南語雞籠(Ke-lâng)一樣。為何會出現1850年代多出一個e的Keelung?

    歷史背景是這樣的:歐美地圖、文獻「雞籠」主流標記音為閩南語,還另有一耶蘇會官音(Mandarin)的偏流:Ta-ki-long-che(大雞籠社)、Ki-long-tchin(雞籠城)。雖然是偏流,但反映大清中國官方聲音,所以十九世紀英語世界少數亦標記為Kilung/Killon。

    新的官音標記法Keelung,與日本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海艦司令M.C. Perry有關。1852、3年Perry在東亞水域交涉與調查,他的重要翻譯諮詢,是著名美國漢學家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於是乎,耶穌會士與其他人的官音拼法摒棄不用,改用他(們)的漢學家漢語式羅馬拼音標記。再重複一次,Keelung是標記「雞籠」,不是基地昌隆的「基隆」。

    十九世紀歐美文獻Keelung出現頻率雖遠少於Kelang/Kelung,但多用於官方文書,因此日本人就將已改名「基隆」的雞籠,仍遵照歐美官式Keelang,音讀為キルン,而不是按和式漢字讀成キリュウ,或照台語注音為キリョン(與韓語기륭相似)。  

    看老番這麼冗長文字介紹地名背後的國際糾纏故事後,你在基隆若抬頭看到大字Keelung,要記得這個羅馬字是指有土味的「雞籠」喔。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著有《解碼臺灣史1550-1720》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