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來蘇澳山海深度遊 朝陽社區食農體驗 金瓜糕採果DIY 朝陽步道生態探索 護照集章玩得豐

欣傳媒/欣傳媒 2023.06.27 16:28

談到蘇澳印象會想到什麼呢?冷泉?漁港?粉鳥林?海鮮?這些都是蘇澳特色。蘇澳還有許多「隱藏版」亮點,像是社區文化、青農自產,想要玩得與眾不同又多樣化,跟著蘇澳山海旅遊集章護照探索嚴選推薦點,保證有意外驚喜。

宜蘭蘇澳不僅有山海美景,還有來自大雪山脈的地湧泉,土地豐饒,物產多樣,近年許多農家在蘇澳鎮公所、行政院農委會水保局等單位協助下,從單純種植農作物,轉型為接待旅客增加觀光產值。今年蘇澳鎮公所以「蘇澳神農事」為主題,印製 1,000 本山海旅遊集章護照,推廣山珍海味小旅行,並推出「蘇澳山海旅遊集章護照」,只要在蘇澳境內22個包含社區、青農、觀光工廠及特色景點蓋章,就有機會在出遊之餘,贏取包括煙波蘇澳四季雙泉飯店住宿券和蘇澳農產在內的40 項大獎。

蘇澳山海旅遊護照

蘇澳可以玩的項目還真不少。單是南澳地區就有許多深度遊選項。除了像是跟著青農學習製作金瓜糕,採摘溫室蔬果,或以「產地價」帶「尚青」好料回家與家人朋友分享,或運用社區特色資源,用天然植物DIY伴手禮,歡樂中學一點小訣竅,為生活加一點色彩。此外,跟著社區導覽老師探索難度不高的朝陽步道,認識動植物和蘭陽地貌,也是很有趣的學習。如果對南澳深度遊有興趣,除了與蘇澳鎮公所或朝陽社區發展協會聯繫,也可以參加雄獅旅遊規劃的南澳遊程如「獨家在地深度遊.朝陽生態森林浴.果園採番茄1日」等。

新聞圖片
天后宮前有社區的詳細介紹,看起來佔地不大的朝陽社區,可以玩上一整天。除了跟團或自行開車,這裡也有從南澳火車站到社區的免費巴士接駁。

阿菊果園手做金瓜糕
玉女番茄摘採有撇步

以「南澳阿菊果園」為例,人稱「阿標」的負責人偕清標,就是在地農遊的推手之一。跟著季節走,偕清標還種了西瓜、紫糯玉米、玉女番茄…。偕清標也是大南澳休閒農業區總幹事,周邊怎麼玩?可以探聽一些私房景點!

新聞圖片偕清標在自家二樓規劃出活動場地,約可容納20人左右,帶動教學十分流暢。他也不吝分享自己的農作經驗,讓旅客大呼學到了!

聽過單是中國南瓜品種就有阿嬌、阿成、仙姑、大姑~三姑等多樣品種嗎?哪些是農家最愛?適合做什麼樣的料理?怎樣判斷南瓜熟成了沒?台灣農地適合種什麼南瓜?來和青農聊聊,單是南瓜的學問就令人大開眼界!

新聞圖片
都說「瓜熟蒂落」,在市場看到綠色外皮的南瓜怎麼判斷熟了沒?只要看到瓜藤切口木質化,多半就可以吃了。

偕清標以自家收成的「阿成」與「阿嬌」南瓜為基礎材料,教遊客製作南瓜糕,將特定比例的樹薯粉、糯米粉、糖混和,加上蒸熟的南瓜肉壓碎後揉合均勻,取量每顆95g左右,揉圓攤平後包入以蝦米、香菇、菜脯…為素材炒熟的餡料,包起來後做出喜歡的造型,蒸籠蒸熟後就是軟糯可口的南瓜糕。新聞圖片
從材料、麵團到成品,在偕清標細緻規劃下有學又有玩,帶回自己做的南瓜糕,非常有成就感。

蒸粿的空檔,偕清標帶遊客到離家約5分鐘的田地裡。他花了10年經營的無毒番茄栽網室大棚,非常受到親子採果的歡迎。早年露天栽種時,免不了被蟲、鳥兒先嚐,收成不易,在中興大學輔導後改用網室種植,也維持住無毒栽種的堅持。偕清標建議採收時保留蒂頭,更能保留番茄的新鮮度。採滿滿滿一盒後回返,造型多樣的南瓜糕也新鮮出爐,讓旅客把自己做出來的南瓜糕帶回家。

新聞圖片
採果時要記得保留蒂頭,更能保持新鮮。熟成的番茄在地頭上方的轉彎處輕輕一按,就會完整掉落。網室無毒栽種讓小番茄外觀非常漂亮。

朝陽步道生態導覽
社區物產DIY體驗

朝陽步道位於朝陽社區南側的龜山山丘上,入口之一就在南澳漁港港口。龜山得名於遠望如海龜停泊山海之間的山形,與「龜山島」沒有太大關係。朝陽步道是國家級步道,有多條路線,包括登山線、山腳環線等。腳力好的可以上山登頂,遠眺稍遠的烏石鼻海岸;龜山上有占地7公頃的大頭茶純林,秋冬花季白花落滿山徑,香氣清雅,如雪毯迷人。解說講師提醒,要賞茶林花建議向朝陽社區發展協會預約,因為純林位置並不在步道旁,有人帶路比較合適。

新聞圖片
朝陽國家步道最美的時刻,山徑上會落滿白色茶花…走在環山步道上相對輕鬆,不熱也不累,聽著講解,格外有趣。

這次走的是低海拔的環線森林步道,沒有爬山的挑戰,大人小孩輕鬆走,是享受森林浴又無須擔心天氣或體力的好選擇。沿途講師介紹多樣化的當地生態與自然植物,如何辨別可食芋頭與姑婆芋?遇上咬人狗該如何自解?這裡出沒最多的夜行性動物是穿山甲,從他們打出的洞約略能判斷身形大小…。湧泉在龜山腳下匯集成流,清澈無比,是灌溉種植的泉源,也是孩子們的歡樂天堂,歸耕的老牛昔日也會在水池裡泡澡。清淺的溝渠裡還有在地人常吃的不知名水蕨、兩側不時可看見野薑與月桃…。一路聽解說,彷彿又更貼近這片土地。

新聞圖片
夜間出沒,留下明顯「盜洞」的穿山甲出沒痕跡。

新聞圖片
月桃花上的小白蜘蛛、具有毒性,愛吃蕨類的豆芫菁、冒著泡的湧泉匯流、倒木下的奇幻世界…龜山山腳的環形步道,像是大型生態教室。

月桃屬於較知名的民俗植物,用處眾多,種子可驅蟲、嫩莖可入菜、葉可包粽,特長的葉鞘卻有多樣用途,常用來編織。朝陽社區也運用葉鞘來製作DIY手做商品。講師帶我們來到朝陽社區信仰中心:天后宮的廟簷下,教導旅客如何用濡濕的月桃葉鞘編織成玫瑰造型,搭配其他材料包裝成花束。朝陽社區發展協會還有在地種植的咖啡豆、一年一期的秈十米和剝皮辣椒等多樣化特產,現場試吃後,吸引不少旅客立刻下單選購。新聞圖片
從素材、半成品到花束作品,簡單卻要花點巧思,同時也會瞭解在地故事。

蘇澳深度旅遊,走進在地風土,與當地人對話,碰觸這片土地生長出來的東西,旅行更有意義。

 

/延伸閱讀/

 

編輯、攝影/廖苡安

 

立即加入欣傳媒Lin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