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跟人文志業中心姚仁祿合心精進長共同舉辦了一場公益講座,主題是「走一條不尋常的路」,在端午連假期間,信義誠品六樓視聽室兩百人的場地幾乎爆滿,許多參加講座的民眾也在連假期間選擇了「走一條不尋常的路」。
一開場姚仁祿就開玩笑是「跪求」簡院長主持「大愛醫生館」沒想到一主持就是22年,今年四月播出滿六千集,簡守信立刻幽默回答,難怪2006年花蓮的一場研討會,把他的職稱寫為「慈濟大愛台簡守信副總經理」。
簡守信說臺大醫學院畢業後其實不是不經思考就去花蓮,而且數據可以證明,因為當年在臺北整形外科醫生中他是六十分之一,到了花蓮他就是唯一。端午節期間,簡守信從診間走到攝影棚,也走到人間到各國義診,1999年在印尼義診許多背部、手部的腫瘤,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開刀,給印尼民眾一個全新的人生。曾經髒污的印尼紅溪河在慈濟人整理下,2004年簡守信還在印尼紅溪河划龍舟,很少醫生能有這樣特殊的經驗,主持了「大愛醫生館」也拿下了金鐘獎,在選擇到花蓮當醫生之後,真的是「走一條不尋常的路」。
姚仁祿高二就決定讀建築,到處找照片看到東海校園最漂亮,考大學只填一個願,結果漢寶德教授教他「思考的方法」給他人生相當大的啟發。原本打算四十歲退休去哈佛大學附近開書店,沒想到卻當了三十年的全職志工,他說自己過去是不看電視,有一天拿遙控器打開,聽到了證嚴法師的第一場演講,在此之前完全不認識慈濟,沒想到幾天後就接到電話朋友邀約蓋「花蓮要靜思堂」,從此也開始了他人生下半場「走一條不尋常的路」。
簡守信主持大愛醫生館收到一個四歲半的小孩來信,信是姑姑代筆,姑姑說姪子上課回答老師「嘴巴有幾百條神精連在一起」所以可以一邊做夢一邊聽老師上課,姑姑一問之下才知道姪子「都看大愛醫生館」學的,姑姑接著問姪子長大想當「醫生伯伯嗎」姪子的回答「不要,我要當大愛醫生」,更證明了他是簡守信的忠實小粉絲。在慈濟大學上課時,學生都說「小時侯是阿媽抱著看大愛醫生館」;簡守信在帶見習醫生時,曾經告訴學生「醫療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學生也特別寫信給簡守信這句話讓他「期望自己成為親切優秀的醫生」,可見簡院長的粉絲分布年齡層相當廣。
簡守信與姚仁祿提醒年輕人,不一定要與眾不同刻意選擇「走一條不尋常的路」。簡守信說「小事問腦大事問心」,姚仁祿說愛因斯坦說過一句話「直覺的心靈是一種神聖的天賦,理性的思惟則是忠實的僕人。但我們已創造出一個尊崇僕人卻輕忽天賦的社會」。姚仁祿提醒年輕人要真正了解自我「自己心裡想得清楚就能活出自己的樣子」。
(資料來源:大愛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