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地震 大樂透 邱軍

2023科學探究競賽邁向嶄新里程 頒獎典禮熱鬧非凡

焦點時報/焦點時報-新竹 記者羅大元 2023.06.17 21:24


▲教育部國教署戴淑芬副署長(右)頒獎給教師組第一名,以及頒獎給大專社會組第一名。(圖/國研院提供)

【焦點時報/記者羅蔚舟報導】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主辦的「2023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6/17)日進行決賽暨頒獎典禮,各組第一名分別由國小組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國中組高雄市立明華國民中學、普高組國立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技高組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教師組國立關西高級中學及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共同獲得、大專社會組國立中正大學王政霖獲得。


▲國研院國網中心林芳邦副主任(右)頒獎給技高組第一名。(圖/國研院提供)

「2023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今年係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已邁入第十屆,報名隊數持續成長,今年從1,127隊報名繳交的作品中,選出國小組、國中組、普高組、技高組及教師組共30組隊伍晉級決賽。

本競賽以科學探究為出發點,希望鼓勵參賽者走出不同於科展的另一條路,讓更多人學習、練習科學敘事的技巧。「2023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題目由參賽者自行發揮,但需與生活議題結合,國小組作品為漫畫,國中、普高組及技高組為研究報告,大專社會組為科普文章,教師組為教案,國小、國中、普高組及技高組並須繳交3-5分鐘影片。進入決賽之各組前6強作品,其所涉獵生活領域五花八門,所拍攝的影片也相當吸睛。

教育部國教署戴淑芬副署長表示,科學探究是要用「系統性思考」的方式來解決生活上、工作上所面對的問題。如同108課綱裡所提到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觀察收集資料,形成假設,設計方法加以驗證,這就是科學探究,以實作為手段,探究為目標。他建議教師,未來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以團隊解決問題為導向,要從教學中觀察每位學生不同的特質及專長,來形成一個可互補的團隊,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裡彼此互相磨合與討論。透過本競賽,可讓參賽選手更了解探究與實作的精神,增強學生對科學的敘事力,培養科學的轉譯者與傳播者,讓臺灣的科學教育更加多元化。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林芳邦副主任指出,科研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國網中心長期積極協助教育部與國科會推廣科普教育,從2014年起已連續舉辦10年「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期望透過活動激發學子對科學的好奇探索心。今年很高興這項競賽的報名件數再創新高,共有284所學校、1,127隊、2,410人報名,顯示這項競賽已逐漸帶動科學探究的風氣,對臺灣學子的學習態度有極大的幫助。此外,為鼓勵女性、原住民及新二代參與科學探究,這項競賽也設置了額外加分機制,致使2023年女性參與比例已超越男性比例(51%:49%),顯示其確實能鼓勵更多女性參與科學的探究,而不再害怕科學。除此之外,今年海外有23隊報名,也顯示這項競賽已經逐漸推廣到國外地區,希望能對海外華人有所幫助。10年來的競賽作品近10,000件,都放在國網中心的主機中,可提供師生線上學習。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焦傳金館長表示,科博館從2016年開始共同主辦此項競賽,希望提升我國各級學校學生、教師及社會人士對於科學的興趣。科博館擁有豐富館藏及優質展覽,能提供許多科學探究的素材。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陳啟祥館長指出,海生館長年致力於帶領社會大眾認識並理解海洋,除共同辦理競賽,亦特別設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獎,以鼓勵參與者將海洋生物相關科學主題融入競賽項目之中,激發青年學子對海洋的熱情。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劉火欽館長表示,此項競賽的珍貴之處,是從生活中的事件觀察現象,用好奇心探索,再用淺顯易懂的敘事或實際操作來演繹探究的成果,並運用於現實生活。科教館今年特別增設「科教館獎」一組,著重科學實作並能與館內常設展主題相符,期待參賽的學生們能到科教館走走,展現多元的科學力。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李秀鳳館長表示,科工館致力以「科技生活化、生活科技化」、「科學體驗、體驗科學」之理念,以培養人人都是科學人為目標,與競賽理念不謀而合,相信參賽選手都能在競賽中獲得滿滿的收穫。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林青海副館長提及,探究能力是12年國教中重要的素養之一,探索式的競賽活動可讓全國學子與社會人士對於海洋有更深層的認識,從科學學習與探究中親近海洋、認識海洋、善待海洋與永續海洋。

競賽詳細資訊請洽官網http://sciexplore.colife.org.tw/查詢。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