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年的COVID-19對全球教育造成的影響史無前例,護理科系迎接的最大衝擊應為遠距實習的挑戰,一直以來,臨床實習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提供學生個案照護的機會,其核心意義在於訓練學生能辨識不同情境並提供與情境相符的適切照護活動,線上實習內涵如何能代替臨床實習經驗,如今回想起來,學生、家長、甚至教師在疫情之初也充滿疑問與焦慮。
台灣三級防疫的規定嚴峻,為了避免群聚造成感染風險,不僅學校關閉,技能中心與實驗病房也無法利用。為了克服完全線上的實習活動設計,又需兼顧將臨床情境帶入教學以增加學生的情境體驗,慈濟大學護理系老師利用公開YouTub影片為真實案例素材,並建置虛擬病房網站,規劃虛擬產房、虛擬手術及虛擬產後病房,真實案例影片結合學習任務及學習記錄單,引導學生進行個人任務/小組活動。
每日八小時實習規劃為同步與非同步比例約1:1,線上同步活動包括老師與學生同時在線上會議室的教學活動,例如:老師角色扮演(案例)提供學生即時訪談、老師在學習任務前進行引導(pre-briefing)及事後回饋(Debrief)等與臨床實習類似的教學活動;非同步活動則是指教師與學生無需即時互動的事件,例如學生個人觀看/記錄情境影片、個人或小組合作解析任務、個人或小組準備主題討論的資料收集/查詢活動,如此的設計形成了另類的虛實整合實習課程:虛擬病房與真實個案,虛擬空間與真實協作。
此外,溝通與合作能力是護理教育的八大核心能力之一,臨床實習環境中因有真實人際互動需求,合作能力相對容易培養,線上實習則需要透過學習任務的設計創造同儕合作學習的機會。本次實習活動將非同步學習活動裡的三分之一比例設計為小組協作模式,要求學生必需使用協作工具執行任務,例如以google meet分組討論、以Google workspace上的協作軟體進行記錄,配合學習單引導,小組共同進行案例情境討論、影片線索分析、查找學理資料、共識後完成學習單的所有任務;最終實習評值時,學生多數認為團隊合作收穫最多,協作任務激發他們不可思議的潛力,同儕合作不僅提升專業知識的深度與臨床推理決策,也訓練人際協作與溝通。
COVID-19疫情對全球影響甚鉅,台灣雖然相對輕微,但三級警戒直接衝擊護理實習模式是全新挑戰,慈濟大學護理系透過此次線上實習經驗,分享創新虛實整合的線上實習設計經驗,如今步入後疫情時代,教育界的數位轉型仍持續進行,隨著更多軟硬體的發展,數位教學和數位工具應用將成為疫後的日常教學新常態。
撰文/吳婉如;攝影/吳婉如、曾繼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