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逐漸西下,本日的考古發掘也將告一段落。本文是2015年秋,應邀考察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隨筆,略談田野見聞。
作者/林明美
黃昏到訪,閒談話家常
本次發掘現場,考古隊員有27人,民工約有70人。
民工工資一天人民幣60元,從洛陽專程請來,以「洛陽鏟」探勘墓地位置的資深工人,一日工資人民幣150元。
考古隊民工大媽、大爺,都是家住考古現場附近的村民。
種稻不值錢哪!民工大媽說
考古隊民工幾乎都是附近上了年紀的村民,一個月工作20來天,可賺人民幣1500元左右。村民平日多以種稻為生,扣除肥料、成本,賺不了多少錢。考古遺址就在農村附近,有機會協助發掘,不必出遠門工作,就能有不錯的收入,村民很高興。
隨機訪問住在考古遺址工地邊農舍,同時也是考古隊民工的大媽。她家裡種稻,今年稻米豐收,結果價錢卻比往年差了1毛,「作農不值錢哪!」大媽嘆氣!
大媽又說,稻子一年收一次,但因本地產的米品質不高,價格較低,一般人多買進口米,運氣好的話,一年大概能賺到人民幣2-3萬元。
我們閒聊著,庭院裡幾隻精神昂揚的公雞,不甘寂寞的滿院子飛逐,搞得雞糞遍地,雞飛狗跳。大媽揚著臉忽然問我:「我們農村很髒吧?是不是?」。
又嘟噥:「年輕人都不肯住,跑城裡去囉。」。再急切的追問:「你說!是你,你肯不肯住農村?肯不肯住?」。
大媽近60,年紀和我差不多,有兩個娃,都在城裡工作。聽到我這都市來的外人已有孫子,滿臉無奈,搖搖頭:「沒有啦,我啥都沒有啦!」。
大爺補充,平日裡,一畝地可以產約1600斤稻米,1000斤稻賣約1300元,扣除肥料等成本約500元,不計農人工資,一畝地可收入800元,17畝地,一年收入1萬多人民幣。
負責採買的考古隊小趙說。今年豐收,一畝地可多收到2000多斤稻米,但米價一斤只有1塊2毛。
考古發掘,其實是和泥土博命
大型墓地上方,深達數米,多達數噸的土方,民工以鏟子發掘後,再以起重機吊離。
墓地上層挖掘出來的土方,必須靠人力一鏟一鏟,從坑底吊運到地面。
這麼重,這麼多的土方,可以用起重機吊送嗎?考古隊員回答,只有大型墓或中型墓,可以靠起重機將土方吊出,小型墓空地不足,只能靠人力吊送。
墓坑內挖掘速度的快慢及運送土方的速度,當然會影響發掘進度。比如大型墓內同時有20名民工,以整平坑壁及地面為主,目前已發掘至地表下約4米處,估計還要3米8才能碰到棺槨。
7月以來雨量極少,土質堅硬,通常每天只能向下挖掘40公分,等開挖到棺槨上方約50公分處,再轉由考古隊接手細挖。
小型墓穴為狹長型,距離地面數米,且土質鬆軟容易崩塌,需特別注意安全性。
省考古所的黃領隊,曾主持葉家山考古發掘,也曾獲選列入年度十大考古發現,雖是資深考古家,但仍十分謹慎,時時關切各項工作進展。主要是此處土質鬆軟,又碰上幾處斜坡,如果土方崩塌,不只會延宕工作進度,最嚴重的還可能危及工作人員性命。所以,除兩側以木桿頂住,增加坑壁支持力,加強防護外,不允許非必要人員出入墓坑。保安人員也日夜輪班看守,以免發生意外。
寒夜趕工挖掘
深夜,墓地上方燈火明亮,考古隊冒著寒風,趕工發掘。
今日有訪客(就是我們啦!),還有央視記者跟拍,為了加快國君夫人大墓的發掘速度,晚上加班挖掘。約有20個民工(含吊土方的大型吊車司機,工作2.5小時算半工),考古隊實習生也在努力挖掘。
晚餐後,聽到臨時板房後方,大型吊車吊運土方轟隆隆的機器聲,我們連忙從宿舍趕出去,披著外套,坐在坑邊的小椅子上,觀察大墓底部繁忙的工作。但到底耐不住夜晚降到15度以下的寒氣,還是躲回板房,就著水泥磚黃土地,伴著堅硬的木板床,穿上羽絨衣,蓋上厚被,對付著屋外寒冷。
想起中午的單衣豔陽、揮汗如雨,陽光曬得皮膚發疼的情景,恍如隔世。
這麼重要的遺址,有無考慮發掘完成後就地興建遺址陳列館?「難哪!縣府沒有經費,省也沒辦法,加上歷朝盜墓嚴重,遺址各墓出土文物不算多,還排不上啊!」。考古隊長小胡博士感嘆。
去年因應興建高速公路的第一階段搶救發掘,已告一段落,發掘成果也獲得2014年十大考古的殊榮。照說依照文物保護的慣例,雖明知周遭地下墓葬群仍然相當豐富,如沒有特殊原因,應該不會進行第二階段發掘吧?
原來,因為第一階段搶救發掘的成果如此豐碩,加上媒體大肆報導,反而引起盜墓人士的興趣,到處摸黑作業。面對越來越猖獗的盜墓活動,考古隊才不得不提出持續發掘計畫,以免喪失珍貴的文物和更重要的歷史資訊。
此次發掘計劃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為期約四個月,總經費為1千萬元人民幣。絕大多數的花費為發掘人力,經費相當拮据。加上擔心擾民,考古隊也沒有配備車輛,每日廚房採買還得向附近的農民商借三輪電動車代步。
「洛陽鏟」使得赫赫叫的民工老武
一般人對大陸特有的考古工具「洛陽鏟」可能不太熟悉。「洛陽鏟」是一種凹型探鏟,因河南洛陽附近農民最早使用而得名。因其簡易方便,初期廣泛使用於盜墓。諷刺的是,因為以機器鑽探取樣,費時費工,後來「洛陽鏟」反而成為考古工作的重要鑽探工具,作為辨別土質,探勘古墓之用。
負責考古地質鑽探的「老武」,今年53歲,來自洛陽附近,以專門製造「仿古唐三彩」聞名的朝陽鎮,是資深的鑽探工人。雖說是農民,20多年來與土地打交道的經驗,「洛陽鏟」使得極為熟練,是考古隊專程聘來的好手。
「老武」是來自洛陽的資深考古民工,以「洛陽鏟」探勘墓穴位置,技術純熟精準。
以「洛陽鏟」挖出的管狀土塊與鑽洞。左上方略帶紅色的土塊,判斷應含有硃砂。
鑽探後,以石灰劃出墓葬範圍,考古隊再據此進行發掘。
站在遺址地上,打著赤膊,一個人舞著9尺長洛陽鏟,一鏟鏟用力鑽探的老武,火辣辣的日頭照在身上,黝黑的皮膚繃得油亮亮,一身的精肉,要不是臉上的皺紋,還真像個練家子。
老武家裡的農地租給集團耕作,前幾年在西安大唐西市擺攤,專賣家鄉新仿的唐三彩文物。要不是這回在遺址地上先見到他,有了專精幹練的印象,否則在西市乍見,恐怕也只會當成是個一口河南鄉音,跑單幫的普通老農,而不是身懷絕技的資深考古發掘專家吧!
請教他如何從土塊顏色成分,判斷下方是否有墓葬?「老武」指著剛以「洛陽鏟」鑽探上來的各式管狀土塊,細細說明何者屬於沒有人為擾亂過的「生土」?何者屬於夾雜著硃砂的「漢墓土」?
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古墓,埋葬時多有以朱砂遍撒棺內外避邪的習俗。因而只要鏟出含有硃砂,顏色較深的有機土塊,大致就可以判斷出下方古墓的位置。老武鑽探後,用石灰劃出墓葬範圍,考古隊就可以據此進行發掘。
希望不是「道光」墓,都被「盜光」了!
這次發掘最主要是2號大墓,緊臨1號國君墓,規模略小,推測是國君夫人墓,文化層上雖有明顯盜墓跡象,大家仍是充滿期待,20來位民工及考古隊員日夜加工,迷底即將揭曉。
50來歲的民工大媽蹲在坑邊,看著小胡隊長清理陶罐,我們柴米油鹽的瞎聊,她忽然嘆口氣:「你們真好!肯和我們農民講話。」,另一位大媽接腔:「是啊!怕你們看不起我們,我們不敢先開口呢!」。小胡隊長笑笑,頭也不抬忙著清理剛出土的陶蓋。
邊吸菸,邊工作的民工
計畫主持人與考古隊長在工地商量進度
小胡隊長80後的,西北大學考古學博士,年紀雖輕,經驗豐富,帶著一群老中青隊員,還要抽空接待台灣來的客人,一有重要發現,更要親自動手指導,台風頗為穩健。
為了央視採訪記者明日將來現場採訪考古發掘主持人,而現場正有一座小型墓葬發掘到精采段落。小胡隊長向隊員發令工作項目之餘,憂得不敢親自淘墓。反而找來連日發掘手氣好,一路挖,一路出銅器的實習生去「淘」,自己躲了一邊去。
小胡隊長就怕自己淘個空,成為「道光」(盜光)墓,墓內空空如也,文物憑空飛了去,央視記者也沒得甚麼內容拍,那麻煩可大了。
後來呢?
這次參與2700年前,曾國墓地的考古發掘,真是大開眼界。
台灣雖也有數千年,甚至萬年前的考古遺址,但多屬於「舊石器時代」或「新石器時代」,缺少文獻資料佐證的史前考古。這次的考古田野,以實際出土的文物,結合歷史文獻考證,「發現」西周晚期、春秋早期的「曾國」國君墓地,也印證史書上有關周天子對封國國君陪葬的規範,增廣不少見識,特為之記。
林明美,台灣桃園人,台大人類學系畢業,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碩士暨傑出校友,文化大學都市計劃博士,一生熱愛文學寫作,長期視博物館發展、文化資產、考古遺址保存為己任。
她是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創館館長,一手打造該館和八里左岸的相依共存關聯,並曾擔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及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組長等職,現任靈鷲山生命和平大學籌備處主任。
林明美為桃園蘆竹區望族後代,家族多從事教育及治理鄉里事務,日治時期更有叔祖赴日求學或留學滿洲、創業等。偶然機緣下接觸學界相關研究出版,揭露家族自清代歷日治至現代以來,與當代社會的淵源,燃起她血液中一直存在的探索DNA。
本系列文章以她的家族為經,聯結歷代社經文化脈絡,兼具史實與趣味性,極具可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