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重視政治自由與選舉投票為自由民主的標準,三十年前的台灣固然可被他們歸類為威權統治。但在這個時期所創造出的經濟奇蹟,卻可說明當時重視的是「實質民主」與「賢能政治」,而非自由民主體制所強調的「程序性民主」。(圖/取自網路)
作者/桂宏誠
甚麼是「奇蹟」?一件好事或成就照理說不會發生但卻發生了,就可說是奇蹟。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6月9日出席創投公會舉辦的「青年創業家遇見賴清德」、台灣投資環境座談會時,期許與會者要以軟、硬體並重的「創新驅動」及百萬的螞蟻雄兵等,為台灣開創第二次的經濟奇蹟。這也意味了在民進黨全面執政七年後,照理說台灣的經濟將不會有所進展,除非發生了「奇蹟」。
賴清德在該座談會中提到,三十幾年前台商以「生產製造」驅動經濟成長,創造了第一次的經濟奇蹟。然而,那個時候的台灣,不正是民進黨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所定義的威權統治時期,怎會有台商且可自由地到世界各地去爭取訂單?難道所謂的奇蹟,是指在威權統治下仍存在著勇於突破高壓統治的台商?
其實,當時存在一大批奮發積極,勇於到西方國家爭取訂單的台商,正是威權政府以政策引導的結果。台灣了到民國70年代後,基本上已完成了工業化,經濟發展也使社會邁進進繁榮與富裕。而台灣在二次大戰後能從殘破中重建,並在短短四十年內達成現代化的成就,歐美國家學者建構的現代化理論無法解釋這現象,所以才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奇蹟」。
尤其,西方建構的現代化理論還認為,實行資本主義與自由民主體制乃為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而台灣當時對人民自由有一度程度限制,以及中央民意代表仍存在未改選的「大陸地區代表」,在這種軟性威權體制下仍能快速經濟發展,正是西方學者認為台灣經濟發生了所謂的「奇蹟」所在。但當時台灣對西方學者所稱的奇蹟,則強調這是「台灣經驗」,不能只用奇蹟來表示。
西方學者後來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四小龍」,如何能在短期內造就快速經濟成長的經驗,另外建構了許多試圖給出合理解釋的理論。例如,他們認為當時的國民黨能夠掌握如職業團體的商會、公會和工會等組織,但在推出與他們有關的政策前,必會先歷經溝通與協商而達成共識的過程。
易言之,國民黨政府不僅扶植若干財團及民間團體的興起,同時還結合這些組織及團體共同擬定及推動政策。即使如此,國家發展的政策方向始終掌握在國民黨政府的手裡,並未受到尤其是財團的操控。此外,也有西方學者指出,國民黨政府為台灣帶了極具使命感的專業官員,以及在台灣貫徹以能力考試取人為主流的文官制度,也都是造就台灣經濟奇蹟的主因。
由此可知,西方重視政治自由與選舉投票為自由民主的標準,三十年前的台灣固然可被他們歸類為威權統治。但在這個時期所創造出的經濟奇蹟,卻可說明當時重視的是「實質民主」與「賢能政治」,而非自由民主體制所強調的「程序性民主」。
賴清德期許創造第二次台灣經濟奇蹟,莫非意味了民進黨自誇的自由民主體制,其實只是選舉式威權體制,或是美國人所講的「不自由民主體制」?因為賴清德的說法也意味了民進黨執政無能,照理說台灣已無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所以若有了顯著的快速發展,那必定只是意想不到的「奇蹟」!?
桂宏誠,公務人員高等三級考試及格,三進三出政府機關。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和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校名都不怎麼政治正確。目前擔任生涯第一個工作機構民主文教基金會的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