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黃愛真》台大經濟系學生性別嘲諷事件:從錯誤中自我學習

愛傳媒/ 2023.06.12 10:52

黃愛真》台大經濟系學生性別嘲諷事件:從錯誤中自我學習

黃愛真》台大經濟系學生性別嘲諷事件:從錯誤中自我學習

【愛傳媒兒童與閱讀專欄】

國文「造紙」或「造詣」

某次,筆者一家人開車出遊。輔就讀大學的小兒子說了一句國文「造紙」…,研究所的大兒子直覺回應,不是應該讀成國文「造詣」嗎? 

 全家立刻回過神來,只見小兒子臉上仍掛著靦腆笑容,其他三人已經笑得東倒西歪,從車上椅子上跌下來。

 小兒子是我們家公認的閱讀神童之一。小四已經閱讀一套美國紐伯瑞小說,國中唸課外讀物代替教科書,考入社區高中。對會考體制的軟性抗議,與中學升學制度下的巧妙策略,很讓我們以他為傲。

 對於我們一家都是大量閱讀的讀者而言,「國文可以造紙」的不可思議,成為我們家圍牆內的經典私語。錯誤可以成為一次愉快的修正經驗,孩子自會調整。

 

性別嘲諷

 今年五月份,台大經濟系學生競選會長海報,四組競選海報,三組以戲謔文字呈現。其中所謂的「性別歧視組」,社會輿論大加韃伐,並論及未來二位學生就業也將被封殺。

 若從這二位學生競選海報文字脈絡閱讀,包括「包括LGBTQ與狗不得在會辦打傳說對決,A罩杯以下女生國防必修2學分,ㄐㄐ10公分以下要上家政課,欠錢不還超過1個月剁手指等(文字摘自中央通訊社,「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選舉 候選人政見涉歧視道歉」。2023年5月21日)感受到對次文化現象再現的戲謔。

 從學生這一方來看,根據媒體報導,經濟系該組學生回應,「對某些議題有想法」但「以一個偏激不理性的方式博眼球仍然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作法」(壹蘋新聞網,『台大經濟系學生會長候選人為歧視性政見二度道歉。稱「有想法但不理性表達」』,2023年5月21日)。回應看來,學生對議題有想法,但開玩笑的表達方式,顯然仍達不到「幽默」,讓輿論感受不愉快而引起譁然。

 整體政見看下來,也知道學生們在開玩笑。但是開玩笑的議題很多,為什麼選擇這些議題,而不是其他議題?即使我們知道學生在「演戲」,社會仍然「認真」看待的原因是什麼?學生在學校內模仿社會選舉的學習言論和社會人士選舉言論,對待的差別在哪裡?

 當文字精準再現次文化現象,或許我們還可以再想一想的是,這樣的性別玩笑,文字表達是否另有可發掘的「深意」?學生嘲諷他們身邊習以為常的事件,意味著什麼?

筆者這一連串的反思,想要思考的是,對於在校學生的標準是否應和社會一樣嚴苛?學校是學習的場域,是否讓學生有犯錯和學習的機會?如果學生無論在學校或者社會的權利義務都相同,那麼學校為什麼需要對學生有額外的規範? 

 另一方面,如果學生在戲謔或者演戲,大人是否以相應態度視之?台大經濟系同學對於「展演」呈現性別的方式,是否有凸顯與嘲諷次文化性別觀的可能,而讓青年和大人有思考和反省的空間?如果大人只解讀表面意涵,是否落入現代全球資本主義社會擷取表層的意義,失去深度探討的可能?或者大人意在維持與宣示自身的性別主張,而忽略了根本和學生站在不同的發言態度上,其實沒有交集?甚至讓學生學到指責謾罵與輿論逞罰為主要的解決問題方式?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解讀並運用這則事件,與學生對話?

 

Performance展演/演現

 在《關鍵詞200》(麥田)這本書中,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如何看待「展演」(書中翻譯為「演現」),有精要深刻的說明。

 若經濟系學生候選人海報政見發表作為一種儀式性活動,以討論過的搞笑作為展演,來顯現青年某次文化對於性別和族群議題的認知,如男女二元性別的演示,一方面是一種次文化的再現與強調,另一方面海報內容展演儀式場景作為一種虛構,因此「真確性」為社會虛構的產物。這種虛構,在後結構思想家巴特勒(也是同志)的想法中,視為賦予新義,提供性別顛覆的空間(頁193)。同時,經濟系同學的海報發表,在選舉大敘事下,顯示了一種格格不入的滑稽。筆者因此在學生搞笑文中看到一種值得深思的反諷。

 巴特勒的觀點來自精神分析,因此在經濟系大學生滑稽與開玩笑敘事中,帶有次文化的潛意識表現。佛洛伊德對於開玩笑/詼諧潛意識的分析,認為不是在無辜的狀態下(學生有意為之),可能是敵意的詼諧(用來挑釁、譏諷或者防禦),或者是猥褻的詼諧。而以上兩者可能是為了保存與確立自我存在的愛恨兩歧。(《精神分析辭彙》,行人出版社,頁15)

 回到筆者的精神分析式觀點,大學生在虛構儀式場域的開玩笑政見,凸顯了這些性別或族群議題,不論是挑釁或者猥褻,帶有對次文化性別意識的加強式認同或者嘲弄。適合做為學生與校園討論的深度議題。海報的「展演」在大學作為一種學習場域,輿論單方解讀表層意思與隨之而來的謾罵或者剝奪學生受教權、未來工作權利,都顯得格格不入。

 

 小結

 筆者對於青年次文化不可思議的錯誤,有時覺得好笑(國文「造紙」),有時覺得笑中帶淚、哭笑不得(台大經濟系海報事件)。對於還在學校圍牆內的青年,任何事件往教育意義發展可能都優於懲罰。

 台灣社會的矛盾性在於,既將大學生視為大人,認為他們該負起大學圍牆外的責任,卻又不相信大學生作為大人的自我反省與自學能力,而給予各種排山而來的懲罰。大學生因此從社會人士的視野中,看到自己處在一種搖擺狀態的身份。也影響青年難以定位自己,表達自己。

 除了台大善意的輔導學生,同時也希望性別事件能形成大人與學生思辨的契機,考量學生看事情與對話的角度。若無法認真理解,學子如同劇場般展演嘲弄的態度,社會輿論如台下觀眾指謫展演者之姿,韃伐學子,可能搞錯了方向,也讓學生因害怕被懲罰而學習,反而開了素養學習的倒車了。

 

圖像出處: (精神分析辭彙)封面,行人出版社。黃愛真攝影。

 

 

作者為台東大學兒童文學所博士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