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舉辦的全國中小學客語對話能力競賽,共計242隊報名參賽,參賽學生現場抽題後,有30分鐘的討論準備上場,高雄市的美濃國小在這次競賽,拿到了2項優等、1項佳作,展現臨場反應和團隊之間的默契。 「阿樺牯,你最喜歡吃什麼冰和涼水?我最喜歡吃清冰,因為清冰吃下去的時候,心裡很舒服。」 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開辦以來,今年3至4分鐘的情境對話,不僅考驗學生團隊合作及臨場反應,也把學生客語的日常對話能力表現出來。 美濃國小學生 葉湘璘:「考(驗)默契,也要團結合作,所以還要自己變出一個對話。」 美濃國小學生 鄭喬云:「客語的發音要講得很好,這樣才不會被扣分。」 美濃國小學生 鍾順鎰:「因為很感動得到獎了,那時候在第三名的時候,我就想沒有我們會不會沒有希望了,後來到了第二名優等的時候,就看到我們中年級兩隊,我高興得邊拍手邊喝采。」 美濃國小表示,這次獲獎的3隊9位學生中,有7位學生是參與客語沉浸式教學計畫,全校師生一起合作,在課程以及日常生活,增加客語的使用機會。 美濃國小教師 吳瑟霞:「我教他們的時候,會和他們講什麼人、事、時、地、物,要用什麼方式把它組成一篇文章,順順地照你平常講話的方式,用自然的方式去表達你的想法,這樣就可以了。」 美濃國小教務主任 林聖傑:「其實我們平常就有做,所謂的客語式的沉浸的教學,因為這個教學,不管從國語、數學還有社會綜合課,全部都讓孩子講客語,用客語來對話,用客語來講話,所以增加他們講客語的時間。」 為了挽救流失的客語,高雄市自102學年開始,在右堆地區的幼兒園推行「客語沉浸式教學」,在國中、小學推動「客華雙語教學計畫」,經過10年的努力,111學年度,共有3所國中、10國小及5所幼兒園,共計852位學生加入推動,這也讓客語復振有具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