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變多數人的生活習慣,但是否也影響用藥認知、甚至對疾病認識?美國 CDC 公布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在疫情流行期間使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處方用藥明顯增加,尤其是在成年人身上,用藥變多推測與「疾病診斷增加」有關?
疫情讓家長增加病識感與 ADHD 孩子規律用藥
研究中指出 2016 年至 2020 年間,美國使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處方箋的人口比例保持相對穩定,但疫情開始後的 2021 年出現了大幅增長,有的年齡層使用量提升 10% 以上,增加幅度最大的族群是 20-30 多歲女性。
難道是疫情下 ADHD 患者真的變多嗎?林口長庚精神部主任及教授黃玉書認為:「主要是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出現『成人 ADHD 診斷準則』,不管是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症狀,要有至少 5 個相關的症狀,且這些症狀須在 12 歲以前出現,並造成功能障礙,至少 6 個月以上」。
比起以前診斷「7歲以前出現症狀」以及兒童 ADHD 至少 6 個相關的症狀,的確成人 ADHD 診斷可以明確清楚下診斷了。清楚明確診斷下隨之用藥也可能跟著增加,加上這幾年大眾對於 ADHD 的認知大幅提升,願意前來醫院接受診斷的患者比例提升,剛好大環境又碰上新冠肺炎,孩子長時間在家讓家長對此疾病的重視度也跟著提高。
疫情期間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無法出門,少了運動沒辦法發洩情緒,加上容易晚睡,情緒及行為問題也會加以凸顯,與家人衝突也明顯增加,黃玉書提到:「以前家長都比較不願給 ADHD 小孩吃藥,但因為疫情全部關在家裡,家長發現孩子不專心程度與行為問題比想像嚴重,才又開始願意帶回來門診就醫與規律使用藥物。」
ADHD 孩子及早治療!大腦皮質層恢復到正常
台灣過去做的 ADHD 盛行率研究,在學齡兒童大概 7%-10% 比例與美國差不多,其中可能 50–80% 會持續到成人階段, 黃玉書提到:「孩子大腦在 12、13 歲已經發展差不多,過往研究發現有及早治療的孩子,在用藥物治療之後大腦皮質層厚度,有慢慢追回與正常小孩一樣成熟的厚度;而未治療的 ADHD 孩子大腦皮質層厚度則沒有回到正常孩子皮質層厚度。」
有些家長因孩子「不專心程度」已經影響功課,才警覺該帶來診間,但孩子已經國中階段,這時相對比較慢了,治療成效也有影響,但黃玉書說:「過往較少 12 歲才帶孩子到醫院診斷,現在診斷放寬,ADHD 國中生應該還是可以盡早診斷並且接受規律藥物治療。」
黃玉書分析:「研究發現有三分之一的 ADHD 患者,長大成人症狀改善不需要再吃藥,臨床上觀察這群患者恢復到蠻不錯狀況。但是有一部分會變成大人 ADHD ,比起同年齡的成人其注意力還是比較差、容易有衝動行為,甚至進展到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國內用藥也增加!醫師:診斷是最大原因
美國研究中 CDC 利用私人保險記錄的分析,2021 年 5-64 歲的人群中平均有超過 4% 的人開過相關處方,絕大多數都是被診斷為 ADHD 或正在接受該疾病治療,而台灣是否有類似的現象?實際調閱食藥署公立醫院藥品使用藥量一覽表,發現用於注意力過動症的用藥量(藥理分類代碼 N06B)有增加外,包括藥品項目也跟著增加。黃玉書認為:「看到國內藥物好像量有增加,我相信『診斷』是最大的一個原因 。」
加上越來越多新的藥物出現後,黃玉書提到:「新藥物除治療成效不錯,且副作用相對減少下,家長比較願意讓孩子規律使用藥物,讓孩子在治療黃金時期 6-12 歲能有規律用藥、穩定大腦發展。」 是一個重要的觀念。
至於現在解封之後,回歸結構化的生活及教育, 行為問題改善程度仍需要再多觀察,但經歷過疫情後許多疾病認知、關注、用藥習慣也有所改變,期待社會大眾對 ADHD疾病能有更完善的認知。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過動症、ADHD 到底是什麼?用 9 大 QA 一次了解成因、症狀、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