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繪畫名家張子飄個展「生吞」將於紐約登場

樂聯網/編採中心 2023.06.08 02:00

張子飄豐盈、交織的大型抽象畫賦予觀者獨特的視覺衝擊。 藝術家於厲蔚閣的首場個展「生吞」(Swallow Whole)將於2023年6月8日,在紐約東89街3號的畫廊空間揭幕。展覽呈獻張氏游離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全新畫作,激發觀者對如作品標題所示的心臟、貝殼、栗子及玫瑰花蕾等抽象意象的解讀。張氏以繁複層次及恣意筆觸創作圖像,豐富的色調及其援引的物質性為這些注滿心理能量的畫面構建了基礎。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將她對疫情政策及其對社群影響的解讀與回應融入了作品之中。

現居北京的藝術家張子飄從動植物的解剖結構中汲取靈感,創作層次豐富的作品。她以濃郁的內臟色調,豐滿、湧動的形態,喚起肉體、汁液、成熟水果、以及花瓣、花蕊的意象。她的創作受柴姆•蘇丁(Chaim Soutine)、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O’Keeffe)及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等藝術家作品的啟發,以恣意揮灑的勢態描摹落魄。其對比鮮明的用色與平面線條亦明顯反映出數字圖像與影像的影響。

藝術家張子飄,現居北京。

厲蔚閣亞洲聯合創始人兼主席魏蔚及厲蔚閣聯合創始人珍妮•格林伯格•羅哈廷(Jeanne Greenberg Rohatyn)表示:「從北京一路到紐約,在畫廊毗鄰古根海姆博物館的紐約空間推出中國藝術家張子飄在厲蔚閣的首場個展,我們倍感喜悅。張子飄將疫情之下眾多人切身體會的孤絕化作大型畫布之上,肉粉、血紅、葉綠色塊所承載的物質性與豐沛情感,兼具了私己與普世的表達。作為同時代藝術家中的核心人 物,張子飄無疑有著獨特的繪畫天賦。我們期待未來繼續支持她的創作,引領更多亞洲藝術之聲進入國際視野。」

在這系列新作中,藝術家繼續以交纏的線條與扭曲的形態入畫,進一步拓展了她對人體和有機物質的探索。除了先前對美、慾望及快感的隱喻,新作亦揭露繁華的陰暗面,模糊了平衡與混亂、侵略與禁錮之間的界限。張子飄遊走於直覺的繪畫模式中,向觀者呈現了變換且失穩的視角——這種無預計地迸發,將

原始的情感與能量釋放於畫布的形式此前從未在其作品中出現過。通過這一新的創作過程,藝術家亦回應了自身夾困於內外憂患之中的猶疑——她親歷了三年漫長疫情的種種風雨飄搖,以及封關之下的與世隔絕。

張子飄,馬蹄蓮 10,2023年作,油彩 畫布,60 × 50 厘米 (23⅝ × 19¹¹⁄16 吋)

張子飄渾然的構圖呈現出勢態與起伏,在整個畫面上自由變換。雙聯畫《貝母08》(Mother of Pearl 08, 2023年作)寬達四米,描繪了一個被解構的牡蠣剖面,湧動的酒紅、粉紅、白、黑及午夜藍色帶則華麗地構成了其肉身。貝殼是強有力的藝術歷史母題——從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維納斯的誕生》(Birth of Venus,約1485年作)中的扇貝殼到虛空畫中突出表現的牡蠣與貝殼,不一而足。張子飄融合個人敘事及心理體驗,以其獨特的繪畫語言詮釋了這一自然符號。

除了大型作品,本次展覽還將展出較小規模的畫作,表現藝術家對將繪畫行為限制於人體比例的全新興趣。《馬蹄蓮10》(Calla Lily 10,2023年作)特寫了這一常指代重生與復活的花朵——明亮的白色調綴以淡紫色、粉色、藍色和綠色,環繞交織於黃色花蕊,這些動態色塊的組合方式讓人聯想到金繼(kintsugi)陶器,後者令破損處熠熠生輝,倡導接受短暫無常與不完美的哲學。

張氏基於過程的創作規避了簡單的分門別類,而遵循自身潛在的繪畫邏輯。藝術家以對比強烈的用色與扭曲的形態捕捉了時代背景下——全球疫情、惡劣氣候、社會危機——心理層面的不安,為觀者創造出一種情感與感官的體驗。通過其像徵性的具象作品,藝術家探索了繪畫的中間模式,兼顧抽象與表現,在晦澀的疆域中游走,拓寬我們的物理與視覺感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