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傷口感染易爆發蜂窩性組織炎! 寄生蟲叮咬寵物恐致5種後果
外出散步是維持毛孩健康的最佳活動之一,但若缺乏寄生蟲防範觀念,反而容易使飼主與毛孩身陷傳染病危機。炎炎夏日來臨,許多蚊蟲、跳蚤伺機作亂,叮咬不僅容易引發紅腫、搔癢難耐,嚴重還可能發燒、頭痛,對於無法言語表達的毛孩與小孩來說,僅能不斷地搔抓皮膚。若未能及時制止,傷口破裂反覆感染恐引發蜂窩性組織炎,無論毛孩或飼主,都有可能發生無法挽回的後果,只有每月定期驅蟲,才能降低疾病發生率。
隨著人口結構與生活型態變遷,國人飼養毛孩比例日益增長,依據農委會寵物登記統計顯示,家養犬貓合計登記數量在去年底(2022年)已超過222萬隻,顯見現代社會對於毛孩健康照護的龐大需求。
楊動物醫院院長楊靜宇獸醫師表示,由於國人觀念的改變,飼主與毛孩的關係也從看門顧家進步到如同家人般親密,更期許毛孩能夠以健康的身體長久相伴,因此,相較於過往寵物醫學以治療疾病為主,現今則更著重於預防方面,而三餐吃飽、睡好、每月按時驅蟲,是打造毛孩優質健康生活的關鍵。
95%蟲子沒辦法靠打掃消滅! 不積極驅蟲恐引起人畜共通傳染
楊靜宇獸醫師說明,跳蚤等寄生蟲擁有驚人的繁殖能力,跳蚤在短短24至48小時間即可順利交配產卵,一生可誕下高達2,000顆蟲卵,若在毛孩身上發現有寄生蟲的蹤跡,家裡的環境極有可能早已淪陷為寄生蟲大本營;更有數據顯示,95%寄生蟲是以肉眼難以察覺的形式遍布在家中,光靠清潔打掃無法完全消滅。尤其毛孩共享家庭環境已成為現代社會常態,若是沒有落實每月定期驅蟲,不僅會帶來家裡環境汙染問題,甚至可能成為飼主與毛孩的健康隱患,一旦不幸碰到帶有傳染病之寄生蟲,恐導致嚴重的人畜共通傳染病。
楊靜宇獸醫師強調,臨床觀察到許多飼主存在錯誤驅蟲觀念,誤以為只有夏季或是外出才要注意毛孩的寄生蟲問題,但由於台灣處在亞熱帶氣候的地理環境,一年四季都適合寄生蟲繁殖生長,因此,飼主務必為毛孩每月按時驅蟲以防範病媒傳播,如有發現跳蚤叮咬毛孩或飼主的情況,更應加強環境清潔,防止跳蚤繼續繁衍。
寄生蟲導致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在我國雖然少見,但被跳蚤叮咬而去診所治療個案卻有相當多例,不僅毛孩需要擔心跳蚤吸血,體溫高的小朋友、孕婦都是跳蚤喜愛的體質之一,尤其是小朋友的皮膚敏感又脆弱,難以控制抓癢動作,舊的紅疹還未消失,新的便冒出來,頻頻亂抓、細菌滋生的狀況,即有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不傷毛孩身體還能正常洗澡戲水! 獸醫揭蚤不到驅蟲藥4大特點
隨著寵物預防醫學不斷精進,市面上的寵物驅蟲藥已相當普及,包括口服藥、
滴劑、噴劑、防蚤項圈等不同品類,藥效品質上也越趨友善安全。楊靜宇獸醫師指出,每種驅蟲藥的藥物成分與效力不同,飼主應考量寄生蟲種類與個人生活習慣,替毛孩挑選兼具安全性與效力的產品。
楊靜宇獸醫師表示,回憶起20多年前第一次使用「蚤不到」驅蟲,使用後約3秒鐘的時間,即看見跳蚤與壁蝨慢慢倒下。不單效力驚艷,且因為藥物不進入體內血液循環,也經常被拿來為懷孕哺乳期間的毛孩或是幼年犬貓驅蟲,如果是剛出生滿2日齡的幼年犬貓,也能選擇蚤不到噴劑來除蚤,安全性深受獸醫師信賴,是寵物醫學劃時代的驅蟲藥。
國民驅蟲藥「蚤不到」自上市將近30年以來共計守護台灣超過250萬隻毛孩,可以有效撲滅包括跳蚤、壁蝨等犬貓最常見的寄生蟲,有別於一般驅蟲藥僅針對成蟲控制,蚤不到具備昆蟲生長抑制因子,能阻斷蚤卵、幼蟲和蚤蛹的危害,藥物的防水特性也讓毛孩得以正常洗澡戲水與寵物美容,「蚤不到全效」也於2022年更換新包裝,包含外用滴劑與噴劑系列產品,持續提供飼主為狗貓驅蟲的安心入門首選。
楊靜宇獸醫師提醒,每月定期為毛孩驅蟲是阻斷疾病發生的關鍵,呼籲飼主選購時應留意驅蟲藥的藥性是否溫和,避免使用含有機磷等高毒性成份,或選擇獸醫師推薦的驅蟲藥品牌,才能保護毛孩身體健康。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養寵物讓大腦「變聰明」? 研究揭飼主變化:「語言記憶」能力竟增加
毛孩與小孩不必再二選一! 日研究:養寵物可預防嬰幼兒「5種食物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