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菸草可以吃嗎 陳傑憲 棒球

北慈提醒把握黃金治療期 腦中風復健成效彰

慈善新聞網/ 2023.06.01 08:58

職能治療師協助進行復健,訓練下肢站立的耐受度。

  73歲的陳奶奶日前因右側肢體無力且出現抽搐症狀被家屬緊急送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左側大腦有出血性腦中風的情形,經神經外科醫師緊急執行引流血塊手術後,順利從加護病房轉出至普通病房。雖然血塊被清除了,術後陳奶奶仍有右側身體無法活動以及失語的症狀,在出院後來到復健科周聖勛醫師門診,經評估後替陳奶奶制定妥善的住院及門診復健計畫,執行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與語言治療。至今三個月,陳奶奶已能在他人攙扶下緩步行走,亦能與他人簡單對話。

  腦中風指腦部因局部的血流障礙,導致該區的腦細胞因缺血而死亡,進而導致該區支配的肢體功能、語言功能或認知功能等出現問題。腦中風所遺留下的種種症狀,可能會影響生活功能及降低生活品質,復健介入已然成為中風照護的重要一環。據國外研究顯示,腦中風後4至6個月為復健黃金期,周聖勛醫師表示:「這與神經細胞的再塑性有關,當神經受損導致腦細胞壞死時,大腦便會試著重建新的神經迴路,替代原本神經的功能。但神經的再塑性有限,盡早進行復健便能使病人的預後更加良好。」

  一般而言,腦中風病人在急性期過後,神經內外科醫師便會會診復健科醫師,由復健科醫師進行評估並開始復健治療。評估內容包括病人的神經學症狀、意識認知狀況以及家庭照護支持的部分。之後再視病人病況與各職類治療師制定合適的復健計畫,並透過定期的跨團隊會議,逐步調整治療強度及復健內容,讓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療。

周聖勛醫師看診示意照。

  周聖勛醫師指出腦中風復健治療可簡略分為四大面向,即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及心理治療。物理治療主要改善肢體無力、行走平衡等問題,透過翻身、坐起、站立及維持平衡等訓練,讓患者重拾自主行動能力。職能治療主要著重在上肢的訓練,例如藉由堆疊積木等活動訓練手指的靈活度、利用推拉箱與桌輪增加上肢的肌力與肌耐力。語言治療則分為語言功能改善與吞嚥功能治療,由語言治療師協助重新建立詞彙網路,使用口語、手勢引導加強理解應答表現,以及訓練簡單發聲到練習講出短字詞;而針對吞嚥障礙的患者則透過教導吞嚥動作與技巧,搭配不同食物質地的嘗試,逐步恢復患者的吞嚥能力。心理治療方面重點在於患者認知功能的訓練,以期增進對日常生活的理解並配合復健的進行。周醫師表示:「腦中風患者在接受積極的復健治療後,有近八成的患者能夠獨立行走,五到八成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獨立自主不需幫忙。」

  部分的中風病人或家屬可能在出院後選擇在家自主復健,但有時會因操作訓練不當而使復健效果不彰甚至產生額外的風險,因此周聖勛醫師建議,在時間及人力安排允許的情況下,病人在病況穩定出院後能選擇門診復健,在專業復健團隊的協助下進行復健治療,來讓病人有機會得到最大的進步。

撰文/ 鄭冉曦;攝影/范宇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