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長庚醫師盧建璋強調大腸癌儘早治療 為不二法門

台灣好報/王 苡蘋 2023.06.01 19:44
新聞圖片

【記者王苡蘋/高雄報導】高雄長庚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盧建璋指出,依據大腸癌流行病學,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死亡率109年已增至6,489人;強調現今醫學相關治療方式新穎,儘早治療仍然是達成良好治療效果的不二法門。

衛福部統計,在台灣地區,大腸癌發生、死亡人數,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癌症登記統計顯示,大腸癌發生人數從84年的4,217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22.9人,95年發生人數首次超越肝癌,成為我國癌症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108年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2.9人,發生人數已超過17,000人,標準化發生率上升87.3%。而死亡人數從84年的2,46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3.3人,109年已增至6,4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4.6人,標準化死亡率上升9.8%。

▲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術進行直腸癌手術,視野中可見保留的性功能神經與微細血管。(高雄長庚醫院提供)

現年70歲李姓病患於5年前排便有鮮血當時去中醫看診誤以為是痔瘡,後來一直暴瘦體力變差身體血壓升高不適,於是前往高雄長庚掛急診就醫做檢查,求診盧建璋醫師。

盧建璋說,直腸位於肛門與大腸之間, 大約是15-20公分,具有儲存糞便及排便緩沖的功能。由於位於排泄物最末出口,也最容易成為致癌物攻擊的目標; 同時因其接近肛門的括約肌及骨盆腔周邊骨頭結構與下肢重要血管與神經的包圍,而且在中下段直腸並無漿膜層包覆,導致一旦發生癌症,便容易因骨盆腔狹窄的空間與腫瘤容易穿越腸壁使得治療困難而有較差的預後,另外在直腸部位的癌症還有可能會有令人聞之色變的『人工肛門』。

▲使用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TEM)局部切除腫瘤。(高雄長庚醫院提供)

盧建璋醫師表示,因為上述的種種特性與難處,使得直腸癌與大腸癌有著完全不同的治療觀念,針對民衆諸多疑惑以問答方式說明,問:我得了直腸癌,我還需要接受哪些檢查?答:直腸癌的檢查包含醫師進行肛門指診(可以協助判斷治療工具選擇與癌症和周邊器官的影響)、腸鏡檢查與切片、肺部與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可以判斷是否有肺臟、肝臟有無轉移,腫瘤有無侵犯周邊器官及是否有淋巴轉移。)、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可協助分析腫瘤侵犯深度與是否有淋巴轉移,但檢查較費時)、正子掃描(可協助判斷是否有其他部位轉移,但非常規檢查,需自費)。

問:被診斷為直腸癌好害怕,想趕快接受手術,為什麼醫生還要叫我接受放射治療?答:通常若直腸癌為局部侵犯性腫瘤,也就是所謂的T3-T4腫瘤,或是有局部淋巴轉移N(+), 甚至如果T1-2的腫瘤位置非常靠近肛門,為了保留肛門的目的,手術前的放射及化學治療都會有其好處。尤其是目前的文獻證據顯示短程或長程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之後再延續化學治療至少6-8 週以上可以增加腫瘤降低分期與腫瘤大小,甚至可能會有2-3成腫瘤完全消失的機會。不過若在放射治療結束後約10-12週,腫瘤仍然存在,最好是進行完整的直腸癌切除手術才好。

問: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一起來, 我會不會受不了?答:目前放射治療有所謂的短程與長程放射治療,放射來源又有所謂的光子與質子(重粒子),短程與長程的放射治療都各有其長處,而光子與重粒子放射源在直腸癌治療效果差不多但質子可能有減少週邊器官傷害的好處。
問:我被診斷為直腸癌,哪一種手術方法適合我?答:就臨床經驗,早期的直腸癌,尤其是零期或是第一期,有些工具如大腸鏡(黏膜層切除)或經直腸顯微微創手術(TEM)(可以全層切除)可以進行局部切除,其他還有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自費耗材)、與達文西機器人手術(已於2023-3-1通過健保給付手術費用,自費耗材),手術工具會因醫師對各種工具的熟悉程度不同而有不同選擇。

問:我得直腸癌,手術完會有人工肛門嗎?答:目前得助於手術前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及手術工具的進步,直腸癌手術可保留肛門的比率非常高,大部分的人工肛門屬於暫時性人造廔,會在腸道吻合完好後關閉造口; 患者需要接受永久性人工肛門的比例已小於5%甚至更低。

問:聽說有人得直腸癌可以不用開刀,真的可以嗎?答:在手術前的放射及化學治療的確有2-3成的機會達到腫瘤全消除,但長期追蹤發現其中有約2成會有局部在發發的機會。 最近免疫治療的介入,在國外有第二期試驗的結果顯示PD-1 免疫抗體藥物合併放射治療在MIS-high的直腸癌病人有相當好的療效(100%全消除),但這仍需要長期追蹤。

李性患者表示,盧建璋醫師是一位有耐心、愛心及醫德之人,在這漫長5年治療過程中,盧醫生細心明確說明治療過程給予鼓勵,目前已一切恢復正常指數,非常感激盧建璋醫師給他重獲新生的人生。

長庚醫師盧建璋強調大腸癌儘早治療 為不二法門〉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