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資訊傳播愈來愈迅速,自媒體和網紅文化也蓬勃發展,人們對於外貌追求也愈發焦慮不安。隨處可得的醫學美容資訊更讓大眾質疑:「難道皮膚應該像水煮蛋一樣,白皙而細緻才是唯一正確的標準嗎?」、「使用A酸可以控制油脂分泌並避免長痘嗎?」、「連在室內都需要塗防曬嗎?」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容忽視的議題。
面對大眾疑惑,專注肌膚監測與科學護理的極緻皮膚專科診所院長宋奉宜認為,臺灣民眾的智商很高,可以理解科學監測和理性就醫的重要性,因此依據肌膚監測多年的經驗提出三個很容易操作的實戰秘技,幫助民眾保持皮膚天然代謝功能的同時,實現最佳的美白細緻和保濕滋潤效果。
第一密技 控油壓制代謝 錯誤保濕是水煮蛋肌的早老真相
首先是維持天然皮脂的正常分泌。他提醒白種人油脂分泌少,二十歲就出現乾燥、敏感和斑點,四十歲臉頰下垂,提早老化。相對來說,油脂分泌較強的黃種人只需避免錯誤控油,別以傷害方式縮小毛孔,健康的亞洲膚質即使到了五、六十歲也能輕易代謝黑斑,維持緊緻滋潤膚況。
他因此提醒大家:「請保持健康的油脂分泌和適度的流汗;別錯誤控油抗痘,也不要隨意使用雷射等方式來縮小毛孔」是維持細緻美貌的第一個密技。
第二密技 警惕保濕陷阱!錯誤保濕堵塞毛孔,造成乾荒與粗糙暗沉
能夠正常分泌,也要能夠正常代謝。宋醫師提醒民眾必須尊重人體孔道的自淨能力。例如民眾問起的「皮脂管絲」其實只是皮脂腺代謝的正常現象。錯誤控油抗痘或過度保濕反使皮脂腺管堵塞,皮脂管絲現象更明顯,皮膚因此更乾燥,最終導致脫屑、紅腫與乾癢等類脂漏、類酒糟不斷出現。只要維持毛孔、汗孔暢通,確保皮脂膜天然乳化代謝,才能避免淺真皮莫名發炎,皮膚持續細緻柔嫩。
宋奉宜提出的第二個美麗密技是:「科學追蹤監測,慎選適當保濕產品,避免陷入皮膚愈保濕愈堵塞,最後愈乾燥的惡性陷阱。」
第三密技 防曬有迷思 避曬才是美白抗老關鍵
紫外線使皮膚乾燥、黑斑,更會損害DNA引發皮膚癌,因此避曬是保護皮膚的首要步驟。但民眾需正視避曬邏輯,以免誤受廣告迷惑傷害健康。例如「豔陽下的沙灘排球」廣告容易使人誤認正午曝曬是安全的。事實上即便高達SPF 50的防曬係數還是讓1/50的紫外線繼續傷害。因此皮膚醫學共識是「絕不在高紫外線環境下室外曝曬」。此外,化學性防曬成分的刺激性,物理性防曬如鈦或鋅的氧化顆粒可能堵塞毛孔,影響天然油脂平衡加劇乾燥,這些都是民眾應該選擇避曬的理由。
皮膚科第三個密技是:「無論如何,避曬!別在正午前後曝曬;穿著密織長袖、寬沿大帽子來保護皮膚的美白、濕潤與細緻。」
別迷信水煮蛋肌 天然乳化才能滋潤豐滿、晶瑩剔透
從事肌膚監測近二十年,宋奉宜發現所有遇到的水煮蛋肌最終都是易紅、乾燥、長斑的體質。就像前面提到的白種人與亞洲人,有能力出油、出汗的人才是真正掌握健康資源的人生勝利者。請維持皮膚的正常滋潤與乳化功能,千萬不要盲目追求水煮蛋肌膚,以免破壞肌膚保水自癒功能;萬一皮膚錯誤滲入導致持續發炎,出現乾燥皺紋、長斑下垂就得不償失了。
更多新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