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丁丁藥局 謝瑋綾藥師
白內障的發生原因? 水晶體病變最常見4大元兇
眼睛是靈魂之窗,步入中老年之後,眼睛也可能隨之出現各種變化,包含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乾眼症、飛蚊症、老花眼等。其中,白內障人口在50歲以上發生率接近60%,60歲以上則高達80%-90%。目前臨床上以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有些小嬰兒會出現先天性的白內障。另外,當眼睛遭受撞擊、高熱,化學灼傷等傷害也可能導致水晶體受傷。長期服用某些類固醇藥物及糖尿病引起眼睛病變,都可能造成併發性白內障。
在正常情況下,光源經由角膜和水晶體進入眼睛後,聚焦於視網膜上會形成一個清晰的影像,但是,當水晶體隨著年齡增加,水晶體中的水分和蛋白質開始凝結、變性並形成不透明的物質,使水晶體逐漸變混濁,以致進入的光源減少,而混濁的水晶體無法好好聚焦在視網膜上,就會產生影像失焦、模糊,醫學上稱之為白內障。
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人更容易有白內障?其實,眼睛就像一台相機,光線經過角膜水晶體的折射,投影在視網膜上形成影像訊號。人體本身具有抗氧化系統,可以幫助細胞免於遭受光線傷害。
但是,過了一定年紀後,器官功能開始老化,而老化程度取決於自由基的多寡。當自身的抵抗光線的能力不夠,平日出門又沒有配戴合適的遮陽墨鏡,又合併其他風險如過於強烈的光線直射,皆可能導致水晶體病變。
白內障的好發族群? 後天亂點眼藥水增風險?
經常曝露於陽光下的職業型態例如司機、戶外銷售人員、務農族群、雪地或濱海工作族群,尤其炎炎夏日太陽強烈時,陽光會透過玻璃的折射,如果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發生白內障的機會相對會更高。因此,會建議這些族群配戴特殊的太陽眼鏡以抵抗強光。
當然,白內障的發生牽涉個人體質及家族基因遺傳,在相同條件下,的確有人對陽光的抵擋程度會稍高一些,至於後天亂點眼藥水,服用類固醇的藥物,還有近年來因為高度近視而暴增四倍的併發型白內障,顯示控制視力,避免過度用眼,也是需要留意的一點。
白內障會有哪些症狀? 夜間路燈太刺眼要當心?
當眼睛開始出現白內障,不論看遠看近都會發生影像模糊,而且即使戴上眼鏡也無法改善。另外,看東西時會有疊影、殘影、感覺蒙一層灰,由於看不清楚導致眼睛需要更用力聚焦,所以白內障患者的眼睛更容易疲勞。此外,水晶體不是只會混濁還會變色,影響白內障的視覺色彩,特別是夜間的開車時對路燈或車燈會感覺格外刺眼。
白內障的治療方式? 術後視力模糊需要再開刀?
目前為止,白內障手術仍是唯一最有效的治療方式。將混濁的水晶體在顯微手術下摘除乾淨,改以人工鏡片取代,透過鑽石刀切割或雷射後用鑷子把水晶體前端的膜打開,再使用超音波乳化儀將中間的混濁水晶體去除後,最後植入人工水晶體。
因為技術進步,病人手術的傷口小,通常不需要特別住院休養,回家一兩天後傷口就會自行癒合。至於人工水晶體方面,有分為健保與他需額外補價差的種類,材質與設計則有單焦點與多焦點、球面與非球面的差異。最後再分成有沒有黃片和散光片,假如是希望視覺看起來可以維持遠、中、近景深,可以選擇多焦的一圈一圈有繞射的鏡片。
臨床上,會根據是否影響到病人生活及視力模糊程度,一般狀況下視力小於0.5者,就可以考慮接受手術治療。倘若需要長期大量用眼者如司機、駕駛,會建議盡早處理白內障問題,否則白內障可能會影響到其他眼疾的治療,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等。
在新的水晶體鏡片放入後,外面的包膜層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例如手術創傷產生的疤痕反應而導致纖維化,造成病人開完刀幾個月後出現視力模糊,這時通常不需要再開刀的,或利用雅鉻雷射將纖維化的部分打開,病人狀況就會得到改善。
白內障的預防方法? 哪些飲食最能幫助抗氧化?
長時間的紫外線通過眼球,會導致眼睛吸收大量的紫外線,造成水晶體中不溶性纖維蛋白含量逐漸升高,進而導致水晶體病變,所以建議民眾尤其是長輩在陽光強烈下出門時,務必配戴帽子、太陽眼鏡以防止紫外線,平日飲食建議以均衡蔬菜水果為主,確保攝取足夠的葉黃素及玉米黃素。
預防白內障發生,日常飲食建議多攝取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質如花青素、葉黃素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群。在保健食品的補充方面,由於白內障主要與水晶體病變,建議以蝦紅素和花青素補充為主,有用眼保健需求可至藥局諮詢適合的高濃度蝦紅素。
蝦紅素的特性可以通過「BBB血腦障壁」與「BRB血視網膜屏障」,到達視網膜和黃斑部中心小窩Fovea位置,作用於影響成像的錐狀細胞(cone
cell)。每日補充4-12毫克的蝦紅素,等於無形中幫眼睛配戴隱形的太陽眼鏡。此外,蝦紅素顯著的抗氧化效益不只幫助眼睛保健,對身體60兆細胞都有保護作用,能減少重要器官包括眼睛在內免於自由基傷害。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出現散光、飛蚊症是「眼腫瘤」? 醫示警4大症狀:惡性黑素瘤致死率近5成!
只靠葉黃素不夠! 營養師揭低頭族必吃「15大護眼食物」:香菜、地瓜葉都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