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詐騙 新聞 mlb

中山大學教授廖德裕與團隊發現新種豆眼鰭尾鯙獲Science報導

大成報/張淑慧 2023.05.29 19:26
新聞圖片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廖德裕、博士生黃文謙、新加坡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員陳旭輝合組研究團隊,在澳洲聖誕島與菲律賓邦勞島海下水蝕洞中發現一種咖啡色小型鯙科魚類,即裸胸鯙。這些魚類生活在幾乎無光的洞穴環境中,具有極小比例的眼睛,甚至有部分個體的單側眼睛完全消失。經過跨國團隊的研究後發現其為新種,於今年三月正式發表為新物種,命名為「豆眼鰭尾鯙」,並發表於Raffles Bulletin of Zoology期刊。這項重大發現獲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出版社撰寫為新聞刊登於網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ave-dwelling-eel-going-blind-losing-one-eye-time


大多數人對黑暗多少存有恐懼,然而卻有一群生物擁抱黑暗,住進暗無天日的洞穴中,其中包括魚類。洞穴魚類在適應少光或無光環境的同時,身體也產生了相對應的改變,其中一項便是眼睛退化或完全消失。研究團隊指出,豆眼鰭尾鯙是第一種已知在海下水蝕洞棲息的鯙科魚類。一般裸胸鯙多被認為是海洋性魚類,只有極少數種類生活在淡水或汽水域,豆眼鰭尾鯙則罕見地在洞穴中的淡水層被陷阱捕獲,但暫時無法確定其是否真的棲息於純淡水,亦或從洞穴下層海水尋餌料味道游至淡水中。



圖/團隊乘坐小船於地下河洞穴內設置餌料陷阱


「豆眼鰭尾鯙最大體長約40公分,主要鑑別特徵是比例極小的眼睛,這種眼睛極小,甚至沒有眼睛的海水魚類極為少見。」廖德裕表示,在這次發現的九尾魚類樣本中,有兩尾的左側眼睛已經完全消失,比例極小、甚至消失的眼睛,暗示著豆眼鰭尾鯙可能正處在適應無光環境的演化過程之中。


為了進一步了解洞穴魚類的組成、適應與演化,中山大學團隊於今年五月前往菲律賓巴拉望著名的普林塞薩港地下河國家公園進行調查。該國家公園擁有發達的石灰岩洞穴,以及世界最長的地下河川,於地表下蜿蜒曲折流經8.2公里後匯入南海。壯闊的景觀使其在1999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並於2011年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觀。


透過乘坐人力小船,團隊深入完全黑暗的地下河之中,逆流而上設置誘餌陷阱調查當地魚類與其他水生生物。意外地調查到其他種類的裸胸鯙與魚類棲息於洞穴之中,因人們對於洞穴生態系的了解尚淺,值得持續深入研究。目前團隊正分析此次採樣結果,並規劃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圖/國立中山大學 提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