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曾在2016年當選總統後,參加過一次春祭祭典,她也應允會重視二戰台籍日本兵的歷史定位問題,可惜一如她任內許多議題一樣,她只出現一次後就無疾而終,無人聞問。
作者/陳婉真
前不久,有關500名退將擬組團赴中,慶祝黃埔軍校建校99周年的新聞吵得沸沸揚揚,也讓「黃埔精神」、「黃埔軍魂」再度成為討論的焦點。
對多數台灣年輕人而言,黃埔在哪裡?幾乎沒有人知道。黃埔精神是什麼?更是一個事不關己的問題。
高雄是二戰期間日軍開赴南洋戰場的起點,出征的台灣兵大多由此離開家鄉,許多人一去不回,二戰是台灣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時期 。全世界都視二戰老兵為寶貝,只有台灣因政權更迭,這段歷史被淹沒,幾經爭取,高雄市政府終於在旗津設置一個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公園裡這棟小小的建築,左邊是主題館,右邊是公廁,主題館面積比公廁小,到旗津的遊客中,來此上廁所的人也遠遠超過來館參觀人數。
黃埔是在中國廣州的一個島。所謂「黃埔精神」的核心是:「犧牲、團結、負責」,陳水扁執政時,認為應該再注入「勇氣、信仰與信任」。
1940年代參戰的台灣日本兵,戰後有一萬五千多人受召募到中國打共匪,無論是日本兵或中國兵,戰死異鄉的總人數超過六萬人,而無論是日本或國共兩黨,沒有一個政府重視這個問題。由於戰死異域的台灣兵中有不少原住民,原住民的傳說:客死他鄉的靈魂一定要回家,回不了家的就在身上裝上兩支翅膀 ,他們就能飛回故鄉。但願這些戰魂都已經飛回故鄉了... 。
一位陸軍官校前校長針對退將訪中事件受訪時,以「廟在廣州、神在鳯山」作為譬喻,強調真正的「黃埔精神」是在台灣鳳山的陸軍官校。
早年蔣介石強調一年準備,三年反攻,五年回大陸,根本不想在台灣久留,否則早早把鳳山改名為黃埔,不就沒有現在的紛擾了?
喬治歐威爾的名言:「掌控現在的人掌控過去;掌控過去的人掌控未來。」這句話貼在此處的兩片門板上,格外引人深思。
由於近年來習近平展現併吞台灣的強大企圖心,使得台灣和中國之間敵我難分的問題更加突顯,我一時興起,從陸軍官校校歌查起,想看看校歌裡對於敵我定位如何分辯?接著又陸陸續續查了其他軍校、甚至中央警官學校的校歌,發現一些相當有趣——應該說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
我們來看三軍官校及中央警官學校的校歌歌詞:
風雲起,山河動,黃埔建軍聲勢雄,革命壯士矢精忠(陸軍官校)
我們是中華民國的新海軍,我們是三民主義的新海軍(海軍官校)
遨遊崑崙上空,俯瞰太平洋濱,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空軍官校)
大江浩浩,鐘山崇雄….,國家是衛,領袖是從(中央警大)
這些歌詞裡面的地名,黃埔在廣州,鐘山在南京;三民主義是國民黨的黨綱,領袖是指獨裁者蔣介石,和現在年輕人所認知、全世界所公認的民主台灣極不相容。
更可笑的是,如果照空軍官校的校歌所謂:「遨遊崑崙上空,俯瞰太平洋濱,看五嶽三江雄關要塞,美麗的錦繡河山,輝映著無敵機群」,那不就是台機擾中?或是在夢遊神州大陸?共產黨為什麼不跳腳?因為它看透台灣的空軍沒有這個能耐!
這些荒謬的歌詞不只和時代脫節甚遠,更嚴重的是國家認同的混淆,難怪七十多年來所謂的「國軍」到底是哪一國的軍隊?到底要效忠哪個國家?不只在台灣造成很多人的困擾,連美國賣武器給台灣都有所顧忌,怕台灣把一些武器的機密洩露給中國,這些顧慮都是其來有自的啊。
當台灣由原先被排斥於國際社會,到目前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也儼然成為對抗中國的最前線。身處前線的台灣,即便要和平,執政者也要告訴人民、告訴全世界,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取得和平?更精確的說,要用什麼方法對抗中國的文功武嚇?這已經不是拿掃把打共匪,或是用生命保台灣,或是嘴巴喊和平卻什麼都不做,就能呼嚨過去的了。
樹立在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裡的許昭榮紀念碑。2008年5月20日他自焚於此,才催生出這個全台唯一的二戰台灣兵紀念公園。
我們再來看蔣介石尚未來台灣之前,另一個外來政權的日本時代,由於日本在二戰期間發動太平洋戰爭,台灣人被徵召從軍的,人數多達二十萬人,占當時台灣人口數六百萬人的3.3%;而從事軍職的,每4個人中就有1人戰死或失踪,是台灣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大災難。
為了因應戰爭,鼓舞士氣,台灣總督府製作了一首流傳很廣的〈台灣軍之歌〉,總共分為4個段落,歌詞如下:
台灣軍之歌
太平洋上 天遙遠,南十字星 閃閃光
黑潮溢洗 椰子島,波浪沖過 赤道線
睨目企騰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
歷史芬芳 五十年,戰死做神 盡本分
鎮守本島 北白川,所傳士魂 蓬萊存
建立武功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
上海事變武漢戰,海南偏島 南寧奔
鑽過彈雨 幾山河,勇氣無雙 眾人問
精銳出名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
現今極東 黎明期 興亞鐘聲 響齊勻
五億人民 共存榮, 一新秩序 建設勤
前線遙遠 在南方
守護有咱 台灣軍
啊! 嚴防的 台灣軍
把兩個外來統治者的軍歌歌詞相互比較之下,高下立判,日本人是以建立並尊崇台灣軍魂的角度,利用雄壯威武的軍歌來鼓舞民心士氣;當前中華民國的軍歌卻是越唱士氣越散渙,越不知究竟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最不爭氣的是執政已達15年的民進黨政府,本應掌握國際能見度大增的此刻,帶領台灣突破中國蠻橫的打壓與文攻武嚇;要和全民一起找出突破重圍的良方並擕手前進,而不是懦弱逃避或試圖隱瞞真相而隨波逐流。
然而,我們看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為了選總統,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不只以前自命的「務實台獨工作者」絕口不提,還說出一套連自己人都聽不下去的說法,什麼和平保台、什麼延續蔡英文的「四個堅持」…,這些說法不只獨派聽不懂,統派更是一片謾罵;共產黨一樣罵他是台獨,老美一樣對他的說法存疑,但是,只要中間選民能接受,他就能贏得最大多數的支持。
隨著時間的飛逝,二戰老兵凋零飛快,目前老兵人數屈指可數。這位二戰期間在上海擔任軍護的廖淑霞女士 ,以往幾乎每年參加,但由於她住台北,路途遙遠,今年竟也缺席了。
如此充滿選舉考量的權謀算計,難怪民進黨的年輕人選票不斷流失,年輕人可不是那麼好欺騙的啊。
建國當然要從建軍開始,至少先把各軍校校歌改掉,先建立起台灣兵的尊嚴和尊榮感,讓軍隊國家化、讓軍人願意為保衛自己的國家而戰,這樣才可能建立愛鄉愛土的台灣軍魂。
我們看所有曾經征戰過的國家,軍人都是極度受到尊敬的,美國如此,日本時代的台灣也是這樣。台灣軍人為保衛家鄉而犧牲性命的,日本的靖國神社至今列冊祭拜,反倒是他們的故鄉台灣,至今只有位在高雄旗津設有一處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公園內有一個小到比公共廁所還小的主題館,展示一點點台灣軍在二戰、甚至後來又被徵召參加國共內戰及韓戰的一些史蹟及史料。
這個地方每年都會舉辦春秋兩次的祭典,其中春祭為紀念因推動戰和館自焚而死的許昭榮,每年都選在他自焚日的5月20日舉行蔡英。文曾在2016年她當選總統後,參加過一次春祭祭典,她也應允會重視二戰台籍日本兵的歷史定位問題,可惜一如她任內許多議題一樣,她只出現一次後就無疾而終,無人聞問。
台灣人不重視自己的歷史,反倒是日本人非常珍視這段歷史。左為近年長住台灣的天江喜久教授,右為日本千葉縣白井市議員和田健一郎,兩人幾乎每年都來追思許昭榮及二戰老兵。和田剛結束八年兩屆市議員任期,這次是疾情以來頭一次回戰和館參加春祭。往年他都從日本搭半夜的紅眼班機直奔高雄,祭典過後又搭機回日,完全未曾耽誤他的公職行程,他的心意及親赴現場的情誼令人感動。(圖/以上均為陳婉真拍攝)
這不只是執政的傲慢,根本是政府冷血與無能,一個冷血無能的政府,無力建立讓人民願意為保衛家鄉而戰的台灣軍魂、漠視前朝打壓二戰台灣兵的事實,只汲汲於選戰的算計,這樣的政黨還配稱為本土政黨嗎?這樣的政黨在選戰中頻遭攻訐,也是剛好而已。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