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下肢麻、痛、傷口不癒是周邊血管阻塞釀禍!延遲診斷 3 成難逃截肢

Heho健康網/王芊淩 2023.05.22 11:40

發生手腳痛、麻、易疲勞,或是步行一段時間肌肉疼痛無法繼續行走,通常都會聯想是不是神經有問題,但事實上也有也可能是「周邊血管」在作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醫師指出:「周邊血管疾病長期被忽視,尤其急性動脈阻塞的臨床數據顯示,患者太晚救治有三成面臨被截肢的命運。」

周邊血管問題分為「動脈」、「靜脈」

周邊血管囊括的範圍包括「靜脈血管」和「動脈血管」兩大類,容易好發於高齡族群、吸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及肥胖者身上。

動脈血管方面常見疾病問題:

  • 動脈硬化                             
  • 動脈栓塞或血栓
  • 動脈阻塞疾病

誘發周邊血管的問題,最常見都是壞膽固醇惹禍,體內過多的脂肪類的雜質囤積在血管壁上,讓血管越變越狹窄,嚴重時形成「血栓」,完全堵住血流造成阻塞。

動脈阻塞有可能是急性或是慢性發生,尤其急性動脈阻塞的病人中,有七成是心房顫動的病人。徐中和說:「患者突然下肢麻痛、 冰冷或無力, 到處求診醫師都沒想到是急性下肢動脈阻塞;若是慢性動脈阻塞則是出現下肢傷口久久無法癒合,單純誤以為只是一般的受傷,兩者都可能因為延遲診斷走上被截肢的命運。」

下肢麻、痛也須留意是否為周邊血管問題

靜脈常見疾病問題:

  • 靜脈曲張
  • 靜脈炎後症候群(潰瘍、淋巴水腫)
  • 靜脈血栓、栓塞
  • 下肢靜脈瓣閉鎖不全

靜脈血流較為緩慢,如果慢性病患長期臥床、或是搭長程飛機等狀況時,可能導致下肢深部靜脈血流緩慢而產生血栓,靜脈栓塞一般是不具有全身症狀,而僅呈現局部疼痛、紅腫以及壓痛,時常被患者忽略。

防周邊血管病變!糖友每年做「踝肱血壓比值」

不僅民眾輕忽對周邊血管疾病輕忽,徐中和指出:「台灣在周邊血管檢查部分,長期以來缺乏投注在血管超音波專業檢查人員培訓及教育栽培上, 造成診斷不便,決定成立台灣周邊血管學會,希望幫助更多民眾得到即時診斷與正確治療,避免受截肢的命運。」

此外,台灣糖尿病盛行導致周邊血管發生病變的問題之一,前台大雲林分院黃瑞仁院長表示:「國人對糖分的代謝能力較差,糖尿病人容易有周邊血管併發症,建議病人在每年例行追蹤增加上下肢血壓比『踝肱血壓比值』,檢查自己下肢動脈健康狀況,維護周邊血管健康。」

制定專屬亞洲人周邊血管治療指引

目前台灣進行周邊血管治療的用藥以西方國家為主參考,但是亞洲人在人種和基因與西方其實有差異,日本周邊血管治療學術組織,前主席飯田修(Osamu)醫師指出:「依據過往交流臨床經驗與數據,共同朝制訂適合亞洲人治療的周邊血管治療指引。」

另外,飯田修也強調:「日本和台灣的社會結構和種族基因相似處甚多,都同樣面臨高齡化社會,日本和台灣人民也都是糖尿病盛行率高,這些也是日本醫界高度關心的議題。」

近幾年在周邊血管治療領域皆有相當大的突破與進展,徐中和表示,手術方面包括動脈藥物氣球、 藥物支架、 動脈鈣化斑塊清除器械、急性溶栓取栓器械等術式。藥物上包括以腎動脈電燒治療高血壓、免開刀攝護腺導管手術治療、 關乎 男性病患幸福的鳥動脈微創治療手術, 以及細胞治療在下肢動脈的應用等。

民眾對於周邊動脈疾病要有警覺性,做好危險因子的控制,尤其是慢性疾病患可以服用適當的藥物來預防疾病的進展,改善生活的品質。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靜脈曲張要看哪一科,心臟內科 VS. 血管外科怎麼選?

「腳中風」症狀常與退化疾病混淆!一大特點是周邊動脈阻塞前兆

血管支架到底怎麼選? 專家教你選醫材必要準則 一次了解常見3種支架

>> 有健康上的困擾嗎?馬上下載 Heho App 來為你解答!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