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臨床表現,會在皮膚上會出現一塊塊突起形態不一的雲團樣病變伴隨搔癢。這種疹子主因是皮膚底下小血管擴張與滲透性增強所產生的侷限性水腫反應,常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急性蕁麻疹,一日之內數發,常突然發生,自然消退,且搔癢感強烈,不留痕跡。慢性蕁麻疹則是症狀反覆且持續出現超過六周以上。
蕁麻疹的盛行率大約20%,大部分病人的症狀侷限在皮膚,女性好發率為男生的2至3倍。現代醫學常使用抗組織胺、類固醇等療法。少數嚴重的蕁麻疹病人會出現一些併發症與症狀,像是腸胃系統不適、呼吸道黏膜水腫、休克等危險現象,則必須緊急就醫處置。
蕁麻疹是一種皮膚的過敏反應,成因複雜,常見的致敏因子有藥物、食物(海鮮、蛋、奶、食品添加劑等)、吸入物(花粉、粉塵、動物皮毛)、接觸到塵蹣、物理因素(冷、熱、光、壓迫等)以及精神與內分泌因素等等。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蕁麻疹大多屬於「風邪」致病。東漢《金匱要略》:「邪氣中經絡,則身癢而隱疹」;隋朝《諸病源侯論》:「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隱疹」;清代《醫宗金鑑》:「由汗出受風或露臥乘涼,風邪多中表虛之人。」這些紀載提醒著我們,當人體先天稟賦不足,或是後天補養失調、抑或是壓力太大,情志內傷,會使得捍衛體表的正氣不足。此時若碰上環境中的過敏因子,便有機會誘發蕁麻疹產生。
中醫的理論基礎有「無風不作癢」之說,根據「急者治其標,緩者治其本」的治療法則,在發作的急性期可以運用一些止癢熄風搭配清熱涼血的藥物;慢性期則著重在滋陰養血、益氣固表等部分。治療上,中醫依辨證論治來找尋原因,根據每個人體質的陰陽虛實盛衰而有更多細微的分型。虛證常見的證型有風寒型、氣血兩虛型。實證則可再分為風熱型、腸胃實熱型、血熱型、血瘀型等。而根據證型的不同而有更多對應的方證如止癢息風湯、消風散、當歸飲子、桃紅四物湯、麻桂各半湯等。也可以同時搭配針刺穴位,像是曲池、血海、尺澤、三陰交、足三里、風池、風市等穴位來治療。
除了方劑上的配伍增減,期望達到標本共治的理想,日常預防才是真正的超前部屬,像是飲食上避免容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日常生活習慣的調整,適度運動,充足的睡眠,讓自己正氣充足;擁有健康的個人情緒,適時緩解壓力,才能有效降低發病率甚至痊癒。
撰文、攝影/盧昱竹(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圖片/T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