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岡山籃籗會,是台灣唯一僅存的籃籗會。原本是鄉土情濃的民俗市集,近年呈現夜市化失去在地特色,為了讓找回岡山籃籗文化特色,岡山眷村文化協會與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合作,首次進駐設攤「藝間客棧」,由蔡佩桂所長帶領吳瑪悧、高俊宏教授與楊育傑、游恩恩、李建穎、譚敬、謝宜騫、陳筱湄、許家峰等7位研究生以籃籗會為展演與行動空間,透過cosplay媽祖、重演搭加里揚之戰、阿公店溪治水與製作竹筒飯、紅龜粿等行動藝術展演,用藝術轉譯岡山典故與民眾交心。
「藝間客棧」攤位位置位於籃籗會的中段且在阿公店溪上的河華橋,藉此呈現岡山舊名「阿公店」的典故,相傳岡山城鎮發展緣起於地理位置在清朝台南府城與鳳山縣城往來的交通中繼樞紐,並有位老翁在此開設客棧提供南來北往商旅休憩飲食。蔡佩桂所長說:「預期逛籃籗會的民眾心理會需要一個休息的場域,因此以休息中繼客棧的形式呈現攤位佈置,邀請民眾進入攤位一邊休憩喝茶享用竹筒飯、紅龜粿,一邊參與轉譯岡山歷史人的藝術創作行動」。
場景復原是高俊宏教授上課的必須儀式,籃籗會一年只舉辦三次,此次舉辦是配合媽祖誕辰,早期籃籗會舉行於壽天宮前面,舉行日期也與廟宇有關,日治時期戰爭因素廟宇被拆除,活動復辦後即便日期依循廟宇神明,地緣的關係則與廟宇不相干。籃籗會作為文化連結很大一部分與媽祖有關係,所以cosplay媽祖,除了吸睛以及場景復原之外,還期望能讓民眾了解籃籗會不只是大型夜市,文化意涵更勝於形式。
民眾爭相合影最吸睛的cosplay媽祖的游恩恩同學說:「每年第一次籃籗會皆選在媽祖生日之時,展現地方虔敬的信仰。我想要來點媽祖的慈善與鋒芒。就這樣展演自己,什麼也沒問地持續調整姿態,呈現出信仰最接近美與善的肖像,遇到了好多人、好多狀況,有的人現場給我拜起來、有的和我傾訴家人住院…,其中一位看似媽祖信徒在和我拍照時詢問:『你們有沒有協會帳號,我想要捐獻一筆獻金』於是脱戲的解釋:『不是不是,我們是跨藝所在做一個與岡山文化初步研究的藝術行動展演與展覽…你好意心領了!平安!媽祖愛你!』還有更多有趣的狀況,從表演打開了與民眾之間的距離,自由對話、真實回應…」
岡山在地牙醫楊育傑也在跨藝所研習岡山平埔原住民研究,此次帶著民眾在河邊重擲他所製作的原住民竹矛武器,重演岡山平原上曾經發生影響台灣歷史四百年的1635年荷蘭攻打台灣原住民的「搭加里揚之戰」。楊育傑醫師說:「為能讓民眾瞭解土地上人羣流動的歷史,藉由互動體驗,親身感受當時平埔原住民與荷蘭人發生戰役的情境。1635年戰役發生時,相對於荷蘭士兵火繩槍的攻擊,搭加里揚人是用矛與之對抗,攤位現場準備竹製矛,邀請民眾走到阿公店溪上方,體驗將原始武器矛,徒手拋射的身體感受。」
來自馬來西亞的研究生譚敬,在岡山尋找令她思鄉的灰藍綠色門窗框,在這裡問著,「你家有藍綠色嗎?」李建穎則以藝術轉譯阿公店溪過往逢雨氾濫治水的歷史,並以組紐編織,交換岡山航空教育、六一航空廠與大轟炸的歷史故事。
岡山眷村文化協會顔靜愛理事長表示:「5月11日是媽祖生日,大家快把握機會來《藝間客棧ART INN》沾沾好運,看看年輕世代呈現的岡山籃籗會,在熙來攘往的市集中,讓藝術世俗化,與民眾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