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蔬菜 河智媛 寒流

王惠珀感懷隨筆》母親節感懷-女傑思想也可以髮夾彎

優傳媒/ 2023.05.11 14:19

桶無箍會散,家無主會亂,現代女傑也可以當好家庭的桶箍。(圖/取自網路)

 

作者/王惠珀

 

《前言》 

前衛生署楊志良署長是人口學家,憂年輕人不婚、不生、不養,憂了幾十年。母親節在即,筆者為文呼應,已晚了一個世代,仍期盼來者可追。

 

想起三十年前,衛生署藥政處蕭美玲處長向同仁宣告:「王惠珀老師四十一歲都生得出來,妳們也生得出來,趕快結婚,還來得及。」該處是一群以科技與法規專長在管事的女將。

 

這激起筆者以身傳道,為後生女傑牽線,可惜多被婉拒,讓為人父母者的期盼落空。

 

且來探索女性為何對婚姻卻步,再以老蚌生珠談女人的另一種嚐試(1994年,景福醫訊)。想說的是,時尚女性的思想如果會髮夾彎,放下身段經營避風港,其實可以讓事業及家庭兩圓滿。

 

《不結婚的環境因素》

擔心環境不好無法承擔責任,擔心兩個家庭的複雜性難招架,以及經濟獨立的女性認為沒必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都是原因。

 

其實台灣還有另一個困境,政治。以意識形態治國治出的同溫層文化,讓人心胸窄縮,心存敵意,這排他性(against diversity)讓大海游魚在小池塘難存活。

 

這池塘文化多來自家庭傳承,貿然成家等於給自己開了短兵相接的冷(心理)、熱(口水)戰場。合理的猜測是,未婚男女看多了長輩藍綠之戰,知道誤闖戰區會踩雷,乾脆不結婚。

 

池塘文化是否影響著未婚男女的婚姻觀?導致選擇對象的機會減半?嚇人的離婚率背後是否隱含著家庭政治取向的淨化效應,而且惡性循環?都是值得研究的社會學課題。

 

國不治,治出不健康的社會。年輕人大可不必當犧牲者,你(妳)可以去他的政治(The hell with politics),選擇當個化外之民,獨善其身。前提是,環境越糟你(妳)越需要有個性靈相通的另一半,攜手修身、齊家、育兒,營造向好向善的避風港。

 

  

去他的政治。 (The Hell With Politics-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Jane Wood Reno,1994)

 

《另一種嚐試》

一言以蔽之,筆者婚後當了14年的不孕妻,歷經十次人工受孕,在國內傲人的生殖醫學成績上交了白卷。在天不從人願的沮喪中,我的母親導演著另一齣戲。

 

當被架著去看中醫時,我刻意隱瞞藥學博士、系主任的身分,母親譏我:「你們學院派的人就是驕傲,對不知道的學問缺乏敬畏之心,其實未知的學問才是真有學問。」對喔!我乖乖喝了三個月她煎煮的中藥。

 

當時大陸剛開放,母親又說:「妳沒有當人家媳婦的心,怎麼生得出小孩?可曾想過帶婆婆回上海找娘親?」對喔!於是有了江南行,婆婆省親,我們則悠遊於人人說故事,處處是歷史的古都,窺看著台灣看不到的古籍及近代史。

 

高中時選擇理組班,我就告別了文學史地,再次接觸,是二十年後在南京的事了。我們漫步於中國最大的古城牆,巧遇小學生校外教學,老師說:「築高牆,廣積糧,緩稱王,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築的高牆。」南京人這與生俱來的資產,自己賺不來,別人也搶不走,讓我好生羨慕。

 

母親誘我當個女人,在古都度過一個感性與知性兼具的暑假,我們的寶貝也跟著來敲門。

 

《避風港》

教育平權讓女人在競技的道路上,當了人生勝利組。我的父母親看到競爭路上「單選題」的危機,警覺地揚起絆馬索,防我脫韁,對我少有讚美,盡在削我銳氣。母親要我謹記女人有多重身分,在生涯規劃上不必捨十就一,我於是唸了博士,也嫁了人。

 

長期的職涯翻滾弄得我精疲力竭,母親則撫平了我的遺憾:「筷子形單影隻,一堆筷子綁在一起,就是力量。」我聽進去了,女兒端靠阿嬤、阿姨及姑姑接力養育而成長,我少有付出,卻得到原生及婚姻家庭的多重支援,原來避風港是大家庭耕耘出來的。

 

母親節以此文紀念百歲冥誕的母親。

 

女兒受到大家庭的滋養,婚後也認真學做媳婦。回國度假時,沒有回來當獨生女,卻忙著幫婆婆做生意。親家母在臉書祝福媳婦生日:「寶貝,今天是你的母難日。」把媳婦當女兒在教,我看到了當婆婆的智慧。

 

我為同學的兒子搓合一樁姻緣,這博士媳婦入門不久,扮起「桶箍」,替婆家拾回一個從沉默寡言到與父母無話不談的兒子。媳婦的智慧直接現跡在婆婆燦爛的臉上。

 

我敢說,多重身分正是給女人機會,運用智慧營造「1+1>2」的多贏的避風港。

 

《結語》

值此母親節,轉贈母親的話:「人生如戲,要演甚麼像甚麼,不必太自我,妳會左右逢源。」值得時尚女性玩味。

 

現代女性大多生活步調精準,難得糊塗,而且品味高,放不下身段。我也有這等習性,卻在生兒育女一事上被老媽顛覆了。有沒有學問?裡面大有學問。

 

王惠珀,台灣桃園人,台大藥學院學士、美國密西根大學藥學博士。曾任台大醫學院藥學院(系)教授及系主任、長庚大學醫學院天然藥物研究所創所所長、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長、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等職。專長涵蓋新藥設計開發及藥事管理。

其新藥研究曾獲十五國四十一項發明專利,及獲頒經濟部「國家發明獎」等多項發明與研究貢獻獎,並列名當代名人錄及國際年度專業人士。

王惠珀在藥政管理上致力於以智財權管理藥品之學名藥立法、推動優良藥品製造規範等,以及促成健保藥價「三同政策」。此外並曾開啟專業橋接庶民的「全民用藥教育」計畫、「人民的眼睛」計畫,蓄積藥師參與社區公共衛生及長期照護的能量,獲得行政院「參與及建立制度獎」、藥師典範獎。

其在《優傳媒》所撰專欄,榮獲第20屆卓越《新聞評論獎》。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