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玉錕 大立光 溫嵐

「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 飽覽19幅張大千真跡工筆佛畫

中央社/ 2023.05.08 13:4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508 13:44:32)全台最大、最專業的蔬食展「2023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即將於本月12到15號四天在台北世貿一館B、D區盛大登場!今年眾所矚目的「龍天護佑.千年古佛展」將再度登場,不僅展品文物逾百件,最大亮點是將精選一代大師張大千19幅「敦煌面壁」後的佛像畫作,包括臨摹敦煌壁畫的〈觀音坐獅圖〉、〈樂伎菩薩反彈琵琶圖〉、〈男相觀世音菩薩〉等工筆礦物彩作品,喜愛張大千的民眾絕對不能錯過。

張大千工筆礦物彩臨摹敦煌壁畫〈觀音坐獅圖〉是張大千47歲之作品,菩薩手持淨瓶,雙腳各踩在一個蓮花座上,坐於仰面的獅子上,獅子足踩蓮花座,僧侶雙手合十,雙腳各踩一個蓮花座,工筆筆觸細膩、簡潔有力。圖/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提供

本次展覽策展人「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表示,今年展覽以「龍天護佑」為名,除了呼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龍年「龍天護佑」的賀詞,「釋迦牟尼佛本身是皇族太子出身,歷代各朝各代,亦有許多皇帝也尊崇佛教」,因此將展出近30件明、清時期宮廷龍紋瓷器,和田黃龍紋印鈕,由於出自皇家御用的宮廷,藝術價值極高,也彰顯出龍族護持佛法的象徵意義。

除了張大千的真跡外,今年展覽更還展出了橫跨北魏至北宋時期石窟佛像與佛首。石窟為古代先民為弘揚佛法,在山崖石質洞穴開讓民眾得以一窺鑿出來的寺院,有些是信眾出資建造,更有皇室傾力開鑿,是結合建築、雕塑、繪畫的綜合藝術。歐陽健中表示,石窟佛像影響佛教藝術發展相當深遠,這次展出的石窟佛像,除了佛首之外,都是完整佛像,沒有缺損,格外莊嚴。「這般同樣等級的文物,在北京首都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被視為鎮館之寶,而他們館方的藏品都尚有部份殘缺,這次古佛展陳列的石窟佛像,法體保存都相當完整,更是稀珍!」

其中北齊(近似龍興寺窖藏)〈佛龕釋迦牟尼佛〉,法像臉部兩頰豐腴、線條圓潤,神態淡然安詳,眉微上挑、眼睛細長、眼瞼微微低垂為眯縫眼,為標準北齊佛像特徵,嘴角線條柔美,還有若有若無的淺笑。

另一件北魏(近似雲岡石窟)〈漢白玉交腳彌勒菩薩思維像〉,為呈色較白的大理石,即現在所稱的白玉雕刻,因菩薩呈現思考狀態,眼微闔,耳垂下垂和下顎齊平、呈現圓扁形,衣飾則長披帛繞肩下垂向外飛揚,下身著褲裙、露雙足,褲裙皺摺紋路清晰流暢。

深受石窟佛教藝術影響、臨摹佛像的書畫大家,近現代首推曾於敦煌石窟臨摹壁畫、開創藝術新境界的張大千,今年古佛展最大亮點之一,就是展出他19幅工筆礦物彩佛像畫作。歐陽健中表示,張大千也曾遁入空門,但因藝術創作,不得不留戀紅塵。1941年張大千攜夫人、兒子、學生與幾個裱工,至敦煌考察研究石窟壁畫,歷時2年7個月,臨摹自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兩夏、元等歷朝壁畫作品達276幅。

歐陽健中說,經過敦煌藝術洗禮的張大千,繪畫人物時的氣勢、技巧、手法和配色都上升到一個全新境界,善用復筆重色、高雅華麗。中國佛教藝術之美也藉由張大千的佛像畫作推廣至全世界,為推行人間佛教種下一顆顆的善種子。

此外,張大千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足見其一代大師地位,而這位傳奇人物,1954年移居巴西聖保羅,因眼疾無法再續綿密精工之筆,後來發展出潑墨、潑彩、或半皴半潑等半自動技法,再創畫藝顛峰。這次民眾將可一窺他壯年時期,以工筆礦物彩臨摹敦煌壁畫的細膩筆觸。

如臨摹敦煌壁畫〈樂伎菩薩反彈琵琶圖〉是張大千46歲作品,色彩飽滿,配色鮮豔,藉由金潛紙紙張本身之金黃色,更襯托出樂伎菩薩的姿態和服飾,讓樂伎菩薩整體更有立體感,尤其樂伎菩薩腳趾動作繪製細膩逼真,腳趾肥厚、微長,是張大千繪工筆人物時的慣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