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外資調整中國大陸投資布局趨勢底定 資誠建議三種企業須做好稅務管理

中央社/ 2023.04.26 16:27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0426 16:27:33)中國大陸兩會後陸續發布經貿統計數據,雖然各界看好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後續發展,以及未來世界劃分為兩大陣營的趨勢,但台商大多仍不敢輕舉妄動,以免押錯寶。確實貿然調整供應鏈可能造成未來經營成本遽增;進行大陸投資架構重組或出場,也涉及複雜稅務法律議題,一旦未做好管理往往得支付鉅額的中國大陸稅負。

三種台商族群樣態 調整中國大陸布局 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去年裴洛西訪台期間,針對525家符合台灣產業分布的台商進行調查。報告發現,台商與美商、歐商及日商在調整中國大陸投資布局的趨勢相同,但可能因語言、文化相似,仍有少部分台商選擇繼續投資中國大陸。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兩岸商務與稅務服務會計師徐丞毅表示,這份報告到今年仍具有參考價值,且就當前觀察,下列三種樣態的台商是正在調整中國大陸布局的主要族群。

樣態一、在中國大陸擁有較大經營比重的台商 第一類是在中國大陸擁有較大經營比重的台商。這類企業多有意向在當地A股上市,畢竟運用當地的資金開拓市場更有效率,且在中國大陸上市可使內銷市場在面臨兩岸政治風險時,不致因為認同遭受抵制。但對於原本已在台上市櫃的企業,需額外注意證管法令規範,避免誤觸下市條款。

另外,這類台商除了調整部分供應鏈到海外,仍有考慮持續加碼在中國大陸成立次集團總部。主要優勢除可建立統一對話窗口,提高與當地政府對話層級外,還可爭取到更多補貼。徐丞毅表示,次總部的設立涉及中國大陸境內訂單、人員調整、公司遷址、投資架構重組,以及承諾未來稅收貢獻等商務、財稅議題,需要審慎評估成本效益。

即使有設立中國大陸次總部以及分拆上市等複雜財稅議題,以及兩岸監理機關的規範。但2022年在中國大陸掛牌的台資企業已正式突破50家,而當年的9家掛牌企業中約有半數是兩地掛牌的,其正好呼應CSIS的調查結果。徐丞毅提醒,尋求兩地掛牌的台商不能僅考慮單邊法規要求,需拉高戰略角度到母集團,並全盤考量股權改制的相關架構重組、稅務成本、資金流程規劃、免稅重組(遞延資本利得稅)可能性與所需工商程序安排,以及兩岸投資人的觀感。

樣態二、需要將產能外移的台商 第二類是需要將產能外移且以出口為導向的台商。台商外移產能至東南亞或印度的急迫性在這兩年大幅提高,海外客戶已從建議有海外供應鏈到強烈要求限期開增第二生產供應點。徐丞毅認為移轉部分產能,包括人員外派、設備搬遷、技術轉移、當地產能利用率低落都會產生一系列的跨境稅務管理議題,台商不能因為當地國法規制度較落後,就降低法令遵循意願。

樣態三、經營困難或接班無繼的中國大陸台商家族企業 最後則是經營困難或接班無繼的中國大陸台商家族企業。由於受到外部競爭激烈,土地、水、電與勞動成本高漲等影響,迫使台商將中國大陸資產一次性處分。徐丞毅補充,這類台商若早期有取得不動產,則仍有機會在最後出場時獲利。但因當前中國大陸不動產市況不佳、外匯管制政策模糊、不動產處分稅負影響,以及買賣雙方缺乏交易信任,因此需有具備熟悉中國大陸相關法規及金融實務的專家,從尋找買方、交易談判到最後協助款項匯出提供完整建議,才能避免出售後無法在境外取得款項的風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