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不少國家出現不明原因兒童肝炎的個案,但以台灣現況來說,還是以 A、B、C、D、E 型等病毒型肝炎更常見。病毒的傳染途徑以飲食或接觸傳染為主,現在透過疫苗普及、公筷母匙觀念的傳遞,大多能有效預防,但是寶寶仍會有感染 B 型肝炎的案例,一出生就成為帶原者,究竟是為什麼?能避免嗎?
肝炎是國內常見的疾病,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科教授楊宏志指出目前 A、B、C、D、E 型肝炎中,以 B 型和 C 型肝炎較為常見。過去台灣地區曾一度流行過病毒性肝炎,尤其 50 歲以上人口中,得過 A 型肝炎的比例可能有八、九成;在未打疫苗的年代,亦約兩成人口是慢性 B 型肝炎帶原者。
醫師釐清:B 型肝炎不是透過飲食傳染!
楊宏志說明,病毒性肝炎分為飲食或接觸傳染,A、E 型肝炎為飲食傳染,飲用同一份食物,或未區分公筷母匙時,病毒就會在此時傳遞;B、C、D 型肝炎則為體液(血液)傳染,若與帶原者共用刮鬍刀、針筒,或使用沒有清理乾淨的侵入性治療器械(如刺青工具),也會有感染風險。不過 D 型病毒本身是缺陷病毒,因此本身為 B 肝代原者或罹患慢性 B 型肝炎才會引起 D 型肝炎。
楊宏志補充,過去民眾多認為 B 型肝炎也是透過飲食傳染的,到現在門診間也常遇到長者來詢問 B 肝患者日常生活是否要注意碗筷的使用。但他解釋,民眾會有此誤解是來自於過去談肝炎防治時,會提到 B 型肝炎疫苗和公筷母匙的衛生觀念,進而導致民眾誤會是同件事,雖然以防疫角度來說,達成不錯成效,但他仍希望能減少民眾的誤解,「不用特別跟 B 肝患者分開吃飯」。
B 肝更常見的傳染方式為「母嬰垂直傳染」
既已知 B 型肝炎並非透過飲食傳播,那患者又是如何感染的呢?楊宏志點出,台灣 B 型肝炎最常見是「母嬰垂直傳染」,意即媽媽本身體內帶有病毒,懷孕過程直接傳染給胎兒,使嬰兒成為慢性帶原者。但自民國 75 年後,台灣實施全面為新生兒施打 B 型肝炎疫苗的政策,現在疫苗普及,民眾也建立使用公筷母匙等衛生習慣,因此已能有效預防 A 肝、B 肝等病毒性肝炎。
家長可能會疑惑,「既然寶寶一出生就打疫苗來預防,為何還是會感染?」楊宏志解釋,若媽媽為 e 抗原陽性,病毒量大於 1,000,000 IU/mL,即便嬰兒施打 B 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仍有 10% 的可能會感染。因此針對孕婦族群,在懷孕初期通常會檢驗媽媽是否帶原,「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帶原,且帶原者有時也不會知道自己帶原。」
目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補助 45 歲 79 歲的民眾,可接受終身一次、免費的 B、C 型肝炎篩檢服務。另根據現行產檢制度,孕婦會於妊娠第 8 週以後或第 2 次進行 B 肝篩檢,抽血檢驗 B 型肝炎表面抗原及 e 抗原,如果發現孕婦病毒量高(超過 1,000,000 IU/mL),將在第三孕期(懷孕超過 27 週)時提供口服抗病毒藥物來降低病毒量,一直到分娩完後四週,也避免媽媽傳給胎兒,減少寶寶一出生就成為帶原者、患病的機會。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兒童肝炎/不明原因兒童肝炎傳染途徑曝光?健康小孩也會得!預防靠一招會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