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00919 博愛座

自主和不由自主/吳德里

台灣好報/Basuran 2023.04.22 22:34
新聞圖片

吳德里(前中央月刊總編輯)

台灣有兩位即將要挑戰明年總統大位的政黨候選人,這個星期分赴不同國家,展開起身式訪問。民眾黨的柯文哲和過去N個黨的候選人一樣,首選美國;

國民黨侯友宜則去星加坡。

政府現在一舉一動被美國掐得不由自己,要奪大位者必須先和美方溝通,取得他們的基本信任,以後方便辦事。畢竟台灣安全都靠美國,是過去一貫的思路,贏得美國信任就贏得台灣民心信賴,好像理所當然。

不過過去行得通的事,現在變化很大,造成台灣人對美國信任幻滅的,反而多來自美方自己政策失誤。

如果逼喜歡養生的台灣人吃萊豬,造成的是一種美式反台民意的初心震撼,近來不惜迫台積電赴美設廠、說戰時擬轟毀台灣台積電的正是美軍將領;美高層來訪全為了速簽軍售,次次捲走百億、我們訂購的武器卻運到烏克蘭、或出貨遙遙無期;五角大廈強推台灣走向刺蝟戰、要讓海灘遍佈地雷、民代肖想對全民配發步槍,以巷戰阻擊為嚇阻戰術,乃至聚集美式武器飛彈砲彈儲備於台灣,種種燒腦想法、威脅戰術,無非是引誘對岸將武器瞄準台灣,民進黨政府其間何嘗曾能自主過。

柯文哲在美國對國防部的外圍智庫表示,當然希望兩岸能和平,但底線還是台灣自主。又承認過去二十年台灣在國家戰略上最大錯誤是在失去中國人民的喜愛甚至羨慕。

要不要深思一下台灣為什麼走到這一步?最近這一年是甚麼變化,引得大陸「動不動就飛機飛來飛去?」除了民進黨仇中主張台獨、和斐洛西訪台及一連串法案推出,還有別的因素不斷在刺激對岸,促使他立即加速升高敵對姿態。

現階段看不出來民進黨如何向美國爭取台灣要自主,外媒日前報導台灣官員曾「敦促美方少講幾句依賴台積電有危險」的說法, 顯然反映太遲,民間疑美已深入人心。

國民黨前有洪秀柱和韓國瑜兩任總統候選人,宣布參選後不採取率先向美AIT報告或赴美膜拜的姿態,所表現的是一種對平等、自重和自主政治路線的真實嚮往。如果過去那段時期他倆予世人的是一種自不量力的政治探試,那麼現今諸多合縱連橫的國際領袖間多元化操作,以謀求擺脫過多身不由己羈絆、讓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趨勢,是不是可以證明迭三代的國民黨員,在推舉未來領袖時,早就有要自主行政的覺悟。

侯友宜的起手式落地在星加坡,也會見了星加坡執政黨副總理黃循財,黃是李顯龍外訪時的代理總理,外界視為是下任新加坡總理接班人的最大黑馬。

黃循財去年接受美媒專訪表示,新加坡目的是創造「重疊的友誼圈」,讓所有大國都在該地區擁有利益;對於美中台關係,他則認為如果美國和中國之間接觸有限,及台灣局勢更加緊張,美國和中國可能會像夢遊(Sleepwalk)一般進入衝突。

台灣如何才能避免被這個詭異的夢遊漩渦身不由自己的推入戰火?

侯友宜早一步返國門,已發表將借鑒星加坡,靈活彈性務實努力,維護區域和平、守護下一代的談話。令人好奇的是柯文哲和彭佩奧會談過後,返國將有何創論?

我們期待他們接下來都能規劃可行策略,畢竟未來要拿出真行動,只看表面姿勢,過不了這凶險的亡命漩渦。

台灣最好的策略,與其被動當啟戰導火線,何不主動當安全閥?

(圖片翻攝網路示意圖)

自主和不由自主/吳德里〉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