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在臺外僑撤離是否代表戰事將起/魯云湘

台灣好報/claire 2023.04.20 14:55
新聞圖片

魯云湘(自由撰寫人)

印尼政府日前為在臺工作的公民擬定相關的緊急應變計畫,其報導內容提到若臺海發生戰事,滯臺的印尼僑民及移工要如何經由周邊國家返回自身國門。此消息發布後,或多或少驚動到不少國人,畢竟總統女士於上週訪美返台前後,中共解放軍不僅在臺海周邊進行一系列的軍演活動,並從4月9日起在臺海周邊的戰機及軍艦巡弋次數暴增,直到4月13日才逐漸趨緩,但仍維持每日在臺海的軍事巡弋次數,加上印尼政府此時發布應變計畫,或許讓不少國人及我國海外僑民,誤認臺海是否即將陷入戰火的危機。

「認識相關國際法規法條」
首先筆者必須提醒國人,對於媒體僅單一消息的片面報導,均應秉持稍安勿躁的心態,待自身查證是否屬實後再來判斷也不遲。特別是現今全球均講究國際法的當下,在看到類似國際新聞之前,先釐清發布的消息是否違背相關國際法規。

目前一國若對其他國家發動戰爭行為,必先經由外交途徑及斡旋然後再發布消息,同時會通知其他國家準備撤離該國滯留僑民遊客,當然這是循戰後不會有太多國際爭議的正規外交路線。
想必會有讀者提出,俄烏戰爭的開打,俄羅斯不就以「非軍事化、去納粹化」為戰爭藉口動員,並對烏克蘭發起戰爭,也沒有循所謂的正規外交途徑。而中國共產黨又秉持臺灣問題為中國內政問題,所以會不會極有可能發生未宣即戰的情事發生呢?

筆者亦提醒各位讀者,切勿忽略在俄烏戰爭全面爆發前,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所舉辦的脫烏入俄公投事件,及為化解烏克蘭武裝部隊與烏東親俄武裝衝突的兩項協議事件中(明斯克協議及新明斯克協議),更別提在俄烏開戰前夕,美國政府通知身在烏克蘭的美國公民盡速離境,便不難發覺戰火將至的端倪。

藉由上述整理可得知,戰火將至、戰事將起的最後警告時機,莫過於身處當地國家旅遊的你,接獲我國大使館或辦事處通知盡速撤離之時,甚至可藉由各國的外交機關內的外交旅遊警示資訊來確認該國的安全程度,這是因為政府所接受到的資訊,絕對比一般百姓還要正確。

「外國旅客移工在臺灣」
我國內政部統計處截至111年9月底的調查報告指出,外國人士在臺居留人數總計為78萬4千餘人,其中移工人數為62萬3千餘人;而111年度來臺旅客總計89萬人次,其中非港、澳及大陸地區的旅客便有83萬1千人次,而此資料日期為112年3月的統計。

上述的數據代表什麼意思?扣除大臺灣的2,330餘萬人口數,在我國的外國人士平均起碼也有100萬人上下。然而各位讀者莫忘一點,大臺灣是島嶼國家,我們是由眾多的島嶼所組成的,而我國國際機場僅有三處(松山、桃園及高雄),國際港口則為四處(基隆、臺中、高雄及花蓮)。

所以想要這百來萬的外國人士在短時間內撤離臺灣地區,若以空運為例,將波音747-800型客機列為考量,且載客量以500人為最大量計算,也需要2,000架次才能完成。而我國年度起降次數最大的桃園機場,每日平均起降架次為28架次,若同時開放三處機場讓這百來萬的外國人士撤離,也需要耗費近23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倘若以海運撤離,將公主郵輪公司旗下的21艘公主號系列郵輪作為主要運輸工具,以平均每艘載客量為3,000人,撤離也需要330餘班航次。

而上述所計算的時間及相關的航運數據,是筆者尚未將機場航空器起降管制、航空管制及飛航情報區進出境管制等作業,以及國內交通運輸等問題列入考量範圍內所得到的數據。故無論如何地計算,哪怕是分批撤離臺灣,想將滯臺外國人士完全離境,勢必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及能量。而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就算是敏銳度在差的人,也早應該發現戰火將至,更別提政府可能早已做好準備。

「整軍備戰來自於民」
筆者並非貪生怕死之人,所以筆者的用意不是安心於現狀,而是提醒各位讀者,切莫忘記「止戰」的定義。並非雙手一攤、棄械投降,更非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及優秀人才,我們深知國家不可一日無戰備,而戰備責任不是只存在於職業軍人及後備軍人身上,是來自人民的內心是否足夠堅定且堅強的意識,才能達到嚇阻企圖威脅我國生存發展的國家。(圖:本報資料照)

在臺外僑撤離是否代表戰事將起/魯云湘〉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台灣好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