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d16ad5czovw3en.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4/18021547/%E8%81%BD%E8%A8%BA-scaled.jpeg)
報新聞/編輯部
紀錄片製作團隊舊視界所創立的紀錄片發行品牌—孢子囊電影院,將在四月與「微貳獨冊」獨立書店合作,以「消失的產業」為主題,推出3部紀錄片放映活動,預計將於4月22、29日分別播放《小琉球神起》、《通道》、《憨地主》,映後三位導演也會出席座談會,和觀眾面對面聊聊天,在支持國產電影的過程中,彷彿就像在「閱讀一本紀錄片」。
![](https://d16ad5czovw3en.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4/18021639/02100020.MP4_20210323_155312.353.png)
孢子囊電影院每個月都會推出不同主題的系列紀錄片,並和台北各大獨立書店合作,舉辦「閱讀一本紀錄片」講座放映活動,目的是希望在推廣本土優秀電影、導演的同時,一邊讓觀眾知道台灣的故事,一邊像讀書一樣,能從中汲取知識,而4月則主打「消失的產業」,並精選其中3部《小琉球神起》、《通道》、《憨地主》播出。
每項產業的興盛與衰退,不僅僅只是商業價值的呈現,其背後更是反映出時空環境的變遷,它們用悄無聲息地方式,記錄著台灣社會的演進。此次3位本土導演藉由「閱讀一本紀錄片」的活動,將在獨立書店的空間內,與觀眾分享拍攝過程以及背後理念,邀請民眾在4月22、29日,齊聚「微貳獨冊」,一同進場欣賞及支持觸動人心的國產作品。
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go/readadocumentary
![](https://d16ad5czovw3en.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4/18021750/%E5%B0%8F%E7%90%89%E7%90%83%E7%A5%9E%E8%B5%B7%E5%8A%87%E7%85%A704.jpg)
小琉球神起
首先是曾獲得「2018 Kortfilmfestival Kalmthout 國際短片電影節-入圍」的《小琉球神起》,導演張晃維聚焦於小琉球迎王特有的「巡港腳」上,且為了讓外國人士看見臺灣豐沛的人文情感與多元文化,在製作表現上以琉球地景、各宮廟的神轎美學為主軸,更大量保留宗教祭典的現場音,來呈現這場臺灣唯一有漁船繞境的宗教祭典。該作將於4月22日(六)下午2點到3點40分,於「微貳獨冊」播放。
時間:4/22(六)2:00-3:40 pm
與談人:張晃維 導演
地點:微貳獨冊(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
![](https://d16ad5czovw3en.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4/18021613/%E9%86%AB%E7%99%82%E3%80%81%E9%BA%BB%E9%86%89%E3%80%81%E6%89%8B%E8%A1%93%E3%80%81%E7%B8%AB%E5%90%88%E2%80%94%E2%80%94%E4%B8%80%E5%80%8B%E4%BA%BA%E7%9A%84%E6%AD%A6%E6%9E%97.png)
圖:孢子囊電影院提供
通道
接著活動第二部紀錄片,選擇「2021新北紀錄片獎優選影片」、「2022波士頓臺灣影展入選」的《通道》,導演柯智元親身走進牧場,與酪農面對面,述說動物獸醫師龔建嘉如何翻轉產業,以及乳牛獸醫師人手不足的窘境,最終又如何開展出怎樣的新局面。此紀錄片將於4月22日(六)下午3點50分到5點,於「微貳獨冊」播放。
時間:4/22(六)3:50-5:00 pm
與談人:柯智元 導演
地點:微貳獨冊(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
![](https://d16ad5czovw3en.cloudfront.net/wp-content/uploads/2023/04/18021649/%E6%88%AA%E5%9C%96-2022-03-27-%E4%B8%8B%E5%8D%8810.06.31.png)
憨地主
最後則是由穀雨紀實影像工作室導演陳祥豪的作品《憨地主》,介紹宜蘭在地資深老農陳榮昌,是如何以務農為驕傲,保有一顆熱愛農業的心,甚至希望能夠讓年輕的人力源源不絕地接棒的故事。該片也獲得「2022年神腦原鄉踏查紀錄片最佳技術獎」肯定,預計在4月29日(六)下午2點到3點30分,於「微貳獨冊」播放。
時間:4/29(六)2:00-3:30 pm
與談人:陳祥豪 導演
地點:微貳獨冊(106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346巷56號)
The post 孢子囊電影院推出三部「消失產業」電影,邀民眾齊聚獨立書店挺國片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