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阿原農場自然無污染的環境,鳳頭蒼鷹、台灣水鹿、台灣山豬來作客,締造共生共好的環境阿原農場自然無污染的環境

威傳媒/ 2023.04.18 18:45

世界地球日的崛起,全球熱烈響應!        

  「世界地球日」起源於1969年美國加州的「聖塔芭芭拉漏油事件」,超過三百萬加侖的油噴出,數以萬計的海中生物犧牲了生命;1970年,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尼爾森(Gaylord Nelson)、激進青年主義者丹尼斯海斯(Denis Hayes)因此共同發起大規模的環保遊行活動,號召了兩千萬名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喚起了美國國會對環保及法規的重視。身為地球的每一分子,我們必須關注環保、採取綠色行動,努力保護我們的地球,因為地球是我們的母親。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第 53 週年,每年到了這天,全球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響應活動,鼓勵更多人共同加入環保的行列。對阿原 YUAN 來說,「世界地球日」不止於 4 月 22 日這天,自創業以來,身體力行實踐了各種環保行動,例如:全員淨灘、節能減碳、利用再生資源有機堆肥、減塑包裝……等,不斷擴大永續的影響力,把每一天都當作是「世界地球日」。

以大地為母,創造共生共好的環境!

  阿原YUAN的品牌信念,以大地為母,落實「友善大地」、「造福土地」、「共生共好」、「地球平安」等品牌精神,期待從日常生活帶來正面影響,觸發消費者的ESG思維,並以「B型企業」為目標。繼2022年經典的阿原肥皂去塑換為紙包裝,2023年環保再進化,「保養洗」採用回收再生塑膠製成的「PCR循環再生瓶」,一點一滴、循序漸進改變,達到節能減碳的最高效益,呼應全球減碳趨勢,締造共生共好的環境。

  自2022年4月起,阿原YUAN啟動低碳營運計畫,以實際行動守護地球,期許品牌以身作則,當地球永續的重要推手。例如:辦公室午休關燈及個人電腦5分鐘未使用關閉螢幕、15分鐘未使用進入休眠省電模式,總計一年下來,共減少碳排放1,147公斤CO2e/度,相當於拯救了96棵樹。此外,全體員工以環保筷取代免洗筷,一年累計下來,廢棄竹筷減少近127公斤之多,也減少了碳排放1,056公斤CO2e/度。這些成果不只是漂亮的數字而已,未來看見的將是更健康的地球、更安全的居住環境。

早一小時關燈下班,守護地球從小事做起!

  為了喚起更多人重視「世界地球日」的環保議題,阿原YUAN的官方臉書發起【大地為母 袋出環保力】的贈獎活動,即日起至4/22(六)12:00,按讚公開分享貼文、於留言處秀出你最常使用的環保袋,就有機會獲得最新上市的【共生】系列禮盒(價值1480元),共選出6位幸運得主。阿原YUNA也鼓勵員工一起響應此活動,只要分享自己的環保袋,就能享有4/21週五「提早一小時關燈下班」的員工福利,而創辦人阿原大哥也在臉書上PO出自己使用了超過10年的環保袋,期望藉此活動集結更多人的力量響應環保,一起為了我們的地球加油。

  阿原YUAN自有的「阿原農場」,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闢耕自2007年,一塊休耕16年的六甲淨土,依循二十四節氣,遵循土地倫理,默默與土地約定好不破壞、不用機械、不設圍籬,以自然農耕栽種出療瘉身心的青草植物,獲得「綠色保育產品證書」、「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的肯定,是極簡純粹、反璞歸真、天生天養的農場;更是台灣洗沐保養品牌中,唯一擁有雙重認證的有機農場。

阿原農場
阿原農場

2020年,「阿原農場」獲得「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的「綠色保育標章」,代表它在自然生態的多樣性深受肯定。「阿原農場」裡頭,常見台灣山豬挖掘魚腥草的根所留下的洞、台灣水鹿走過的蹤跡、鳳頭蒼鷹如王者盤旋於上方;此外,夜間攝影機更拍下了山羌、竹雞、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光臨的畫面,農場內天天宛如和諧的生態派對。野生動物的大駕光臨、青草植物的蒼翠欲滴,都證明了「阿原農場」自然無污染、共生共好的生態環境。

手繪動物搭配手寫書法,傳遞最有溫度的祝福!

農場 創辦人寫書法
農場 創辦人寫書法

  呼應「世界地球日」的環保理念,阿原團隊今年以「阿原農場」為創意發想,設計出親切討喜的【共生】系列禮盒。有別於以往傳統典雅的廟宇系列、年節主題禮盒,挑戰了耳目一新的活潑風格,以經常光臨「阿原農場」的三種野生動物:鳳頭蒼鷹、台灣水鹿、台灣山豬為禮盒上的主角;在阿原YUAN視覺設計師林佳儒的筆下,牠們成了自然生態的最佳代言人,盼親切正面的形象,為「世界地球日」的推廣盡一份心力。

共生系列禮盒
共生系列禮盒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

延伸閱讀:

  1. 臺北最強牛肉麵霸主誕生 皇家傳承、阿牛牛肉麵、牛將軍小吃店分組奪冠
  2. SALASUSU 柬埔寨生活風格品牌 擁全台唯一藺草染色工法 全手工產品使用紅蘿蔔、咖哩天然染料
  3. 少吃多動、少吃澱粉能減肥成功嗎?其實三餐吃好就能減肥又吃飽!

新聞圖片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