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陳婉真說故事》馬英九與汪精衛

優傳媒/ 2023.04.11 22:47

不時期的汪精衛。(圖/取自網路)

 

作者/陳婉真

 

把馬英九和汪精衛(兆銘)相比,雖然感覺上馬和汪沒得比。然而,自從馬英九以祭祖名義回中國以來,每看到他以中華民國前總統之尊,對著中共小官,拿著手機或平板,照本宣科,唸些不知是誰幫他寫的稿子時,心中總不免想起汪精衛這個名字和他的故事。

 

在我們受教育的戒嚴時期,「汪精衛」是個禁忌,但偶而還是會聽老師說些汪精衛的軼事,譬如說他是當年中國第一美男子,說孫中山的〈總理遺囑〉(就是馬英九這次在中山陵唸的那篇)是汪精衛所寫的,說孫對汪的倚重程度遠遠超過蔣介石(難怪汪的名字會成為禁忌);印象最深的是他曾經密謀刺殺滿清貴族不成,被捕後所寫的一首詩:

慷慨歌燕市,

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負少年頭。(1910汪精衛)

 

年輕時聽到老師唸這首詩時,的確有那種血脈僨張的感覺。但當老師說到後來在舉國致力於對日抗戰,他卻在南京成立「偽政府」,感覺他晚節不保,甚為可惜。想不到後來親自參與的現實世界,歷史果然不斷重演 ,而且一齣比一齣精彩。

 

先來看汪精衛,從反抗清廷,到參加國民革命,到成為孫文的左右手,是中國近代史很重要的一個人,卻在日本侵略中國時極力倡導「和平運動」,並於1940年3月24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他的主要論點是說:

(一)中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在徹底失敗之前,以談判實現和平將更為有利;

(二)他曾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有過談判經驗,因此認為蔣是不可信任的人;

(三)他關心日本占領區人民的利益,認為日占區需要照料;

(四)根據汪的助手周佛海說,如果蔣介石贏得了這場戰爭(指八年抗戰),那麼汪和日本的協定自然被取消,如果蔣不能獲勝,那麼協定還可以限制日本的行為。

 

而日本方面則提出「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等前題,支持汪精衛的和平運動。

對此,國民政府於1939年6月8日,宣布通緝汪精衛;又在1940年11月29日,汪精衛就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時,重慶國民政府頒布《懸賞通緝汪精衛即汪兆銘令》:

汪精衛即汪兆銘,通敵禍國,觸犯《懲治漢奸條例》,前經明令通緝在案。該逆久匿南京,依附敵人,組織偽政府,賣國求榮,罔知悔悟。近更僭稱國民政府主席,公然與敵人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狂悖行為,益見彰者。亟應盡法懲治,以正觀聽。為此重申前令,責成各主管機關嚴切拿捕,各地軍民人等,並應一體協緝,如能就獲,賞給國幣拾萬元,俾元惡歸案伏法,用肅紀綱。此令。

——主席林森,行政院院長蔣中正,立法院院長孫科,司法院院長居正,考試院院長戴傳賢,監察院院長于右任。

 

汪精衛於1944年過世。日本投降後,1946年1月21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奉令將汪墓炸毀,在原址改建為亭子(今觀梅軒);打開棺木時,見汪的遺體上覆蓋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身穿南京政府的文官禮服,頭戴禮帽。由於使用過防腐劑,遺體尚未腐爛。其後汪的遺體被送往清涼山火葬場火化,骨灰被拋到長江裡。1994年,原汪墓所在的梅花山頂放置一座汪跪像,因被遊客吐痰便溺污穢不堪,於1997年被移走。(看到這裡,你就知道為什麼兩蔣遺體不敢運回中國下葬了,原來不只是鞭屍而已,還會被毁屍滅跡!)

 

汪精衛跪像:是為紀念抗戰陣亡的將士而塑的汪精衛、陳璧君夫婦的跪像。(圖/取自網路)

 

1939年10月1日,蔣介石在接見中外記者會中說:「汪逆賣身降敵,罪惡昭著,根本上已自絕於中華民國全國國民,對此漢奸罪犯,人人得起而誅之,汪逆所召集之會議,國民皆知為漢奸賣國之會議,其參加之每一份子,國人盡知為賣國之漢奸,問題已遠超過於黨的紀律規章之外,故中國國民黨不必再有如何聲明。」他在落落長的謾罵之後說:「一言以蔽之,海可枯,石可爛,而對於引狼入室為虎作倀之漢奸汪逆,則永無寬恕赦免之理」。

 

回頭來看馬英九,早年是以擔任過蔣經國英文秘書最為一般人所熟悉(最近的資料已改為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蔣經國過世日,他都會到桃園大溪去謁陵,謁陵時哭哭啼啼的樣子,和這次去祭祖時一模一樣。

 

馬英九選總統時,靠著他的外表,迷死很多馬粉大媽,但他父親死時骨灰罈刻的「終極統一」讓很多台灣人相當不安,是靠李登輝多次在演講場合上,拉著他的手,賣力高呼他是「新台灣人」,才讓他順利當選為總統的。

 

馬英九早年在美國留學時,擔任《波士頓通訊》主編,並蒐集台獨人士資料,屢次獲國民黨海外工作會獎勵,而被馬英九檢舉的人士,有的僅僅是宿舍信箱收到台獨刊物,或台灣同鄉會的《鄉訊》,便遭到政府拒絕入境而成為黑名單。因此,馬英九是所謂掛牌的「職業學生」,海外人士稱這種人為「抓耙仔」。

 

馬英九對於和中國的關係,最常說的是「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原則,基本上和他的老闆蔣經國所主張的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相似,終究是統治者的一些口號而已,但他卻在中國不斷對台實施軍事演習、軍機軍艦繞台頻率最高的這段期間前往中國;在中國期間偶而說說諸如「中華民國」,以及他曾是總統等語,就似乎是挑戰了中國的禁忌而沾沾自喜。

 

馬英九這種種的言行,在他說起來是促進兩岸和平,然而他甫回台,中國又以蔡英文出訪並過境美國為由,舉行圍台軍演三天,加上習近平頻頻威脅武統台灣,馬英九還能維持他的「不武」原則嗎?對於不斷對台灣文攻武嚇騷擾的中共政權如此軟弱,這樣的行為和投降臣服有什麼兩樣?

 

莫斯科中山大學。(圖/取自網路)

 

年輕時被以人質身分留在蘇聯12年的蔣經國曾說:「我在這段歲月中,雖然身心均遭受創傷,但亦看清楚了共產國際的真正本質,和蘇共及中共的本來面目。這十二年給我的教訓深烙我心,永遠都不會淡忘。」

 

畢生反共的蔣經國如果知道他的後輩馬英九最近的言行,恐怕九泉之下也會氣得跳腳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作者簡介

陳婉真,曾擔任《中國時報》記者、美國《美麗島週刊》創辦人、立法委員、國大代表、台灣產業文化觀光推展協會理事長、綠色台灣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職務。

她生於彰化縣,從小立志當新聞工作者,台灣師範大學畢業便後順利考進中國時報,仗義執言和使命必達、務實求真的精神,讓她在新聞界以犀利觀點聞名。

她在戒嚴時期挑戰禁忌,即投入政治改革,因此成為黑牢裡的政治犯,但是無畏無懼的堅持理想,不論藍綠執政,從不向威權低頭。

現在是自由撰稿人,想記錄主流媒體忽略的真實台灣故事,挖掘更多因為政權更迭而被埋沒的歷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