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青少女琳琳,個性害羞慢熱,先前因疫情與人實際互動較少,高一開學面臨新環境,在新學校會覺得格外緊張不安,不太敢主動和同學攀談,擔心同學都已經開始有各自的小團體,自己會來不及融入、交不到好朋友。琳琳到了晚上只要想到隔天要去學校,就會感到抗拒、擔憂,甚至感到腸胃不適,希望媽媽幫她請假。
恩主公醫院精神科醫師李律恩表示,青少年是成長過程中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主獨立的重要時期,除了原生家庭的互動,獲得同儕團體的肯定,在青少年的心中亦趨重要。因此,如何「融入團體、維持人際關係」,還能「保持自己獨一無二的特殊性」,同時又期許自己「符合家庭或社會的期待」,通常是這時期的青少年,感到矛盾、衝突、困惑的來源。
延伸閱讀:
和人說話就緊張⋯不是害羞是生病了!醫揭「社交恐懼症」嚴重恐自殘
7成學生有煩惱 爸媽未必知
李律恩說明,青少年常見的心理壓力源大多來自家庭、學業、同儕關係等;尤其近3年的疫情起伏,對於人際互動的模式的影響甚鉅,近距離、面對面的實體互動減少,隨著疫情降溫,人際互動增加,如何增加正向的人際互動,是疫情後須關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
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結果顯示,多達7成學生在遭遇情緒困擾時,會優先選擇跟友好的同學或朋友商談,其次才是父母。李律恩提醒,父母需意識到青少年獨立的需求,同時扮演監護與督導孩子身心健全發展的角色。
親子溝通4方法 支持代替責備
李律恩指出,青春期的親子關係,同樣立基於互相的愛與信任,並建議可透過「4方法」與孩子建立良好溝通:
1. 以中立、不要太快批判的態度,傾聽青少年想說的話和在意的事
2. 以平等的角度,討論遇到的困難,以及可能的解決辦法
3. 對於青少年的挫折,提供情緒支持而非責備
4. 允許孩子要練習選擇,也會有和父母做出不同選擇的時候
上述個案琳琳後來輾轉至精神科就醫,經醫師評估有社交焦慮症狀,在經過低劑量藥物合併認知行為治療,並與琳琳和家長討論其人際關係困擾及可能的因應策略,持續1個多月後,琳琳表示沮喪擔憂的情形已經好轉許多,在學校也逐漸能有一起聊天吃飯、興趣相近的朋友。
延伸閱讀:
如何幫助孩子面對壓力?專家揭親子溝通「真實情境」:先做1動作
李律恩提醒家長,當孩子需要學校心輔資源,甚至精神科醫療的介入,不盡然代表孩子有重大的精神疾病,需要協助的部分往往是「適應上的困難」,這些困難可能來自生理、心理、社會等多重因素複雜的交互作用,需要多管齊下的介入與協助。
雖有例如憂鬱、焦慮、失眠等情形,可能因藥物治療而改善症狀,但是其他「不適應」的心理社會壓力源,例如人格特質、與家庭、同儕、學校的互動模式等,則須仰賴非藥物治療,例如家族治療或心理治療,逐步探討壓力的根源,進而找出改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