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性低血壓(Orthostatic hypotension)絕對是照顧場域中要特別留意的狀況,長輩往往前一秒在床上人好好的,一起身整個人就暈倒或軟下去,造成跌倒、外傷,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暫時性缺血性腦中風或心肌梗塞,因此需要照顧者特別留意。
姿勢性低血壓的定義
姿勢性低血壓其實它不算是一種疾病,而是由其他多種因素導致的一種身體狀態,指從平躺到站立或坐起3分鐘後之血壓降低(一般定義是收縮壓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下降10毫米汞柱)。由於血壓突然降低,造成血液來不及打到腦部,而出現頭暈目眩等現象。
延伸閱讀:
有圖解》如何正確量血壓?家醫科醫師教你「這姿勢」測量才正確
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的原因
- 藥物因素:許多有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都有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的風險,包含了利尿劑、ACEI類的藥物、鈣離子阻斷劑、甲型或乙型接受器的阻斷劑等等。另外像是治療帕金森氏症、治療憂鬱症的部分藥物也都有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的可能。因此若是照顧的長輩有在治療以上疾病的,都要特別小心。
- 身體缺水或是血液輸出量不足:長輩可能因為發燒、嘔吐、腹瀉等狀況,造成體內水分大量流失,當水分流失到一定程度以後,容易導致姿勢性低血壓,同時伴隨身體虛弱、暈眩、容易疲憊等狀況。
延伸閱讀:
久患「高血壓」出現呼吸易喘、心悸⋯恐因心臟「2片瓣膜」合不起來
- 自主神經系統問題:姿態性低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有症狀低血壓原因之一。正常人當由臥姿突然站立時,身體調節血壓的機轉會啟動,維持血壓正常; 而老年人因自主神經系統機能退化,正常調節血壓的機轉無法在短時間內達成, 所以容易有姿態性低血壓。其他如糖尿病產生神經病變、長期飲酒引起神經病變、脊椎神經受損、或病毒感染後引起的神經病變都會造成自主神經機能受損,而造成姿態性低血壓。
- 心臟本身問題:突發性姿勢性低血壓可見於心肌梗塞或心率不整。另外如嚴重的心衰竭、心肌病變、主動脈瓣狹窄、心包膜發炎等造成心輸出量受限,都可能造成姿態性低血壓。
什麼?姿勢性低血壓竟跟失智症有關聯?
2020年2月的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雜誌一篇研究,他們追蹤了病患長達12年,發現快速站立時「血壓收縮壓」降低超過15毫米汞柱的人失智風險最高,罹患機率比起沒有該症狀的人高出了37%,當然詳細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去研究,但是依然是個警訊,大家務必提高警覺。
如何改善姿勢性低血壓症狀
要改善姿勢性低血壓的狀況,生活習慣的改變最重要,戒酒,攝取足夠水分,並且保持運動習慣增加心血管功能都很重要,另外平常也可以穿著彈力襪,增加腿部血液的循環。
另外,足夠的營養可以減緩不適的症狀,但是要少吃降壓食物,像芹菜、冬瓜、綠豆、山楂、苦瓜、洋蔥、蘿蔔、海帶等容易利尿的食物就要特別注意。
對於生病臥床的長輩,平常長輩醒著的時候,就可以適度地把床搖高,避免長輩完全平躺,在起身時也應當也當先把床搖高,讓長輩慢慢適應後再下床。另外,在床上也同樣可以做些復健運動,增加血液循環。
對於有使用藥物的長輩,可以與醫生討論藥物是否需要調整,並且在服用像是肌肉鬆弛、鎮靜、安眠類藥物後,就要特別預防長輩跌倒的風險。
(本文獲家天使授權轉載,原文為:一起身就頭暈目眩?帶你認識姿勢性低血壓|家天使-找看護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