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全球減碳趨勢,各國電⼒部門紛紛提高再⽣能源之發電比重,但太陽光電及風⼒發電之侷限性對供電穩定與調度帶來挑戰。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儲能技術已成為實現能源轉型的關鍵技術之一,因此,德國萊因攜手新能源顧問研究公司 InfoLink Consulting 於 3 月 28 日舉辦 2023 台灣儲能白皮書發佈暨技術論壇,白皮書內容包含儲能系統介紹、全球儲能市場發展趨勢、台灣儲能市場發展分析、儲能應⽤技術要求與安全風險、解決⽅案及服務案例等從各個角度剖析最新市場情況。
為了穩定與調節電網,儲能系統需求與日俱增,各國政府亦訂定出對於再生能源的目標建置量。 全球儲能市場從 2020 年的 10 GWh 快速成長到 2022 年的 43GWh,美國受到供應鏈與降低通膨法案 (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 政策等影響,2022 Q4 併網量不如預期造成全年市場份額下降,而中國在政策、供應鏈、太陽能市場基礎等優勢下首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之冠。 就 2023 年來預估,全球儲能市場仍將維持接近 100% 的增速,規模預期可達 85GWh,中國與美國市場規模相當,全球占比各約為 35%。光儲合一在各地都將成為發展主力,也是由傳統集中式電網 (或化石燃料) 轉變成分布式電網 (或綠色能源) 的一個必要過程。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以及產品安全這三大方向,三大方向偏一不可,政府對產業的支持造就了市場需求,市場的需求帶動產業發展,而產品安全則是產業長期穩健發展的基石。 儲能系統的核心來自電池系統,電池系統是電芯、電池模組及電池管理系統 (BMS) 集合,電池系統的品質,關係著儲能系統安全風險的高低,例如 : 隱患起火、爆炸、高壓電擊和化學危險的集合。國內標檢局在去年快速的制定了儲能法規 CNS 62933-5-2 等一系列儲能安全規範及要求,即是強調儲能電池安全的重要性。儲能系統的評價指標包含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高效性、易操作維護性等方面,但最重要的安全性指標是所有儲能系統的評價基礎。
因應⽤電大⼾條款、RE100、企業 ESG 浪潮的需求推動,將為儲能系統帶來龐大市場商機。目前台灣的儲能市場正進入高速成長期,潛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風險值得重視。在儲能應用與獲利方式上,台灣市場主要應用環境包括再生能源躉售、電力出售、輔助服務、工商業與住宅,預測今年台灣儲能市場規模可望逾 200 億台幣,明年將達到 300 億台幣。
欲取得更多資訊,歡迎下載 2023 德國萊因TUV 儲能系統白皮書:https://jinshuju.net/f/voVj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