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麥當勞 應曉薇 九淺一深

自然產生不出改剖腹產⋯擔心「生產吃全餐」?醫:產前可做好5準備

優活健康資訊網/媽媽寶寶 2023.03.28 09:40


生產「吃全餐」,在婦幼社群向來是熱門話題。有人每天勤練孕婦瑜伽、做骨盆伸展,就怕生到一半卡關。有人則是怕到不敢自然產,索性直接預約剖腹產。究竟自然產臨時改剖腹產的機率有多高?想順利生產,先天要具備哪些條件?後天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生產時,從自然產改成剖腹產,勢必會經歷一段時間的折騰。不少懷孕媽媽因為擔心產程延長會增加產後大出血及傷口感染的風險,對「吃全餐」害怕不已。有些人更是為此感到焦慮,因此決定跳過自然產的程序,直接選擇剖腹產。

延伸閱讀:
水中生產是什麼?孕婦有「這8狀況」不可做!流程、優缺點一次看



臨時剖腹產其實不常見 

「觀察網路社群,很少有順利自然產的文章,反觀生產不順、緊急剖腹產的文章比比皆是。正因如此,有些孕婦會誤以為吃全餐是一種常態,擔心自己也發生同樣的情況。

其實就臨床統計,10個自然產的孕婦平均有9個可以成功生產,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會因為產程遲滯或胎心音異常等因素臨時改成剖腹產。如果只是因為害怕吃全餐而放棄自然產,是因噎廢食。」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高危險妊娠暨產科主任葉長青說出自身的觀察。

葉長青指出,正因為自然產成功機率高,如果對吃全餐感到焦慮,應該諮詢主治醫師了解臨床常見原因。捨棄專業人士意見,卻向網友取經,只會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婦產科主任劉仁杰補充,當自然產出現問題,緊急剖腹產是其中一種必要的醫療行為,可幫助胎兒順利出生、降低生產風險。雖然從自然產改成剖腹產的過程令人十分煎熬,仍不應忽視其帶來的好處。希望懷孕媽媽能用健康的心態看待所有幫助生產的行為。

延伸閱讀:
陰部腫脹、肛門痛、宮縮全上門!醫曝「產後大小事」:千萬別忍痛



自然產變剖腹產5大常見原因

究竟在自然產的過程中,發生哪些狀況而導致準媽媽必須改變生產方式:

原因1、胎頭無法通過骨盆腔
雖然骨盆韌帶具有延展性,可以在生產時擴大,但如果骨盆先天就比較窄小,胎兒仍無法順利通過。葉長青表示,以戴戒指比喻,骨盆就像戒指的戒圍,胎兒就像手指頭。戒圍太小,手指再細(胎兒再小)也無法穿過。反之,只要戒圍夠大,手指即使較粗(胎兒較大)也可以順利穿過。

既然如此,能否在生產前測量骨盆的寬度,做為生產方式的依據?葉長青表示,「前面提到骨盆腔會在生產時擴大,也就是說,骨盆腔在進入生產狀態後會改變尺寸。要知道骨盆的寬度能否與胎頭相容,得實際進入產程才能得知。不過,能確定的是,當胎兒的體重超過4,000公克,難產機率就會增加。所以如果擔心吃全餐,可以從控制胎兒的體重著手。」

他指出,雖然無法保證胎兒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是否一定可以自然產,但至少可以降低難產機率,提醒懷孕媽媽在孕期多加留意。

原因2、胎心音異常
當胎兒心跳異常變慢,剖腹產機率就會增加。產前出血、子宮過度收縮、胎盤早期剝離、臍帶纏繞都可能影響胎盤血流供應,導致胎心音下降。

原因3、產婦生命徵象不穩定
產前出血過多、生產過程血壓升高及過度疼痛都會讓產婦的生命徵象變得不穩定,這些情況也可能會改變生產方式。劉仁杰表示,以血壓升高來說,輕微的子癇前症通常可嘗試自然產,然而,一旦出現血壓控制不良的狀況,且無法藉由藥物改善,就要改成剖腹產。

原因4、宮縮力道不足
當子宮收縮的強度不足以推動胎頭下降,導致產程遲滯,醫師通常會使用促進宮縮的藥物。倘若遲遲無法見效,產婦的身心狀態瀕臨臨界點,即會考慮剖腹產,減輕產婦的負擔。

原因5、用力方式錯誤
想要順利生產,除了宮縮要達到一定的強度,也必須掌握正確的用力方式。如果遲遲找不到用力訣竅,導致胎兒下降的速度變慢,體力耗盡後,自然要改成剖腹產。劉仁杰透露,臨床上最常碰到產婦因無法忍受疼痛,主動要求改成剖腹產。希望準媽媽可以多利用減痛分娩提高順產機率。



未到預產期催生.恐增加剖腹產機率

坊間盛傳提早催生會增加緊急剖腹產的機率。劉仁杰解釋,催生的目的是藉助外力啟動產程,進而加快生產的速度。如果還沒到預產期就催生,母體及胎兒的生理條件不成熟,順產機率自然會大幅降低。

「早期農業社會將生孩子比喻為『瓜熟蒂落』,是因為生產是一種自然的行為。如果子宮頸尚未軟化,就強迫胎兒出生,產程時間往往會延長。當產兆遲遲不發動、待產時間延長到兩天以上,產婦失去耐心,勢必要改成剖腹產。」

即使已足月.仍不建議催生
根據醫學定義,足月是妊娠37週,預產期是妊娠40週,過期妊娠則是妊娠42週以上。雖然胎兒在37週就已經足月,但生理發展尚未成熟,即使體重已達到出生的水準,仍不建議提前催生。



降低生產風險,把握最佳催生時機

既然如此,什麼時候催生比較好呢?葉長青表示,胎兒成熟的時間點通常落在預產期前後一週,即39~41週。

如果懷孕過程沒有異常、不是高危險妊娠族群,即可考慮在39~41週催生。雖然過期妊娠的定義是懷孕超過42週,但41週以後出現胎便吸入、胎盤退化、胎死腹中等併發症的機率會增加,醫師通常會見好就收,多半不會讓孕婦超過41週生產。

提醒懷孕媽媽,由於不同醫師採取的催生方式,包含用藥的劑量、加藥的時間各不相同,且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很難準確預期催生的結果。如果有催生的打算,最好先諮詢產檢醫師,根據自身情況評估利弊再做決定。

自然產比較痛?催生一樣痛!
劉仁杰表示,有些孕婦選擇催生,是因為擔心自然產太痛,以為催生會比較好生,卻不知催生其實和自然產一樣痛!「就像點火,無論用的是火柴或是打火機,燒起來以後,產生的熱度都一樣。」

減痛分娩增加吃全餐風險? 
除了提早催生,也有懷孕媽媽聽信「減痛分娩會延長產程」的傳言,因而推升剖腹產的機率。對此,葉長青表示,雖然減痛分娩容易延長產程,但延長的時間有限,且產婦不一定會在產程延長的過程中出現感染、敏感度降低等問題。能否自然產,關鍵仍在胎頭能否順利通過骨盆。「減痛分娩並不會導致自然產改成剖腹產。」

劉仁杰則表示,在第一產程,從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可分為「潛伏期」和「活動期」兩個階段,一般會等到子宮頸進入活動期才會施打減痛分娩。如果提早在潛伏期施打,的確可能造成產程過長,進而增加剖腹產的機率,但臨床上醫師都會評估時間,不大可能容許這種情況發生,請懷孕媽媽不用擔心。



不想吃全餐.孕期準備5原則

有的孕婦以為生小孩就像電視劇演的溫馨畫面,產兆啟動後才發現「原來生產這麼痛!」有的孕婦則是擔心自己無法順利生產而焦慮不已,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會增加吃全餐的機率。

要避免因為過度自信或過度焦慮而影響生產,預產期前就要做好準備。

原則1、規律產檢
懷孕30週以後,主治醫師即會評估能否自然產。定期產檢追蹤母體及胎兒的體重,有助降低生產風險。

提醒懷孕媽媽,孕期須根據BMI值建立體重規範;孕前若是標準體重,孕期增加的重量應在12公斤以內;孕前若體重超標(過胖),孕期增加的重量須在10公斤以下。

胎兒體重最好控制在4,000公克以內,避免養得太大。

原則2、建立健康的生活型態
飲食、運動、睡眠是健康生活的3大基石。孕期記得控制澱粉攝取量、多補充蛋白質、保持良好運動習慣、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如果有妊娠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問題,記得定期監測血糖或血壓,遵照醫囑控制攝取的食物種類以及攝取量。

原則3、認識生產過程與學習促進生產的技巧
對生產未知的恐懼會在產兆發動後達到高峰,進而影響產程的進展。建議懷孕媽媽最好多參加媽媽教室了解生產過程,向專業護理師學習減痛及促進生產的技巧,包括:熱敷墊及產球的使用方式、不同產程如何透過呼吸放鬆、生產的正確姿勢及用力方式等。平常可以做會陰按摩、適度練習深蹲(視身體狀況),藉由伸展動作增加骨盆韌帶的延展性。

原則4、提前熟悉生產地點
最晚於32週就要確定生產地點,到預定生產的診所或醫院產檢。若院方允許,也可以參觀產房。先熟悉生產環境,有助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原則5、建立信心並降低焦慮
生產前普遍會感到焦慮,這是很正常的反應。但持續在負面情緒中打轉,生產時往往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平常應該多對自己和胎兒信心喊話、多嘗試能夠降低焦慮的活動,譬如:到廟裡祈福、到教堂禱告、聆聽喜愛的音樂、到郊外健行等,藉由這些活動抒發壓力,建立自信。

生產十分耗費心力,對產婦是非常大的考驗。正因如此,想要順利生產,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準備。親愛的懷孕媽媽,與其上網爬文、胡思亂想,不如轉換心態積極行動。從這一刻起,開始為順利生產而努力吧!

(本文獲媽媽寶寶授權轉載,原文為:生產不想「吃全餐」?孕期做好5大準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