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災害防救辦公室與市府團隊交流極端災害防治經驗 以科技建築韌性城市

威傳媒/ 2023.03.24 21:19

【威傳媒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為降低臺灣在面對氣候變遷和地方災害特性下的極端災害威脅,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及國立中正大學團隊,於今(24)日至嘉義市政府與黃敏惠市長率領市府團隊針對「極端災害下防災科研應用與情資整合」經驗交流,藉由面對面的溝通及交流,建構在地化極端災害下之韌性城鄉與防災調適策略,以因應氣候緊急之威脅,提升各級政府災害防救效能。

市長與陳宏宇主任就極端災防進行討論
市長與陳宏宇主任就極端災防進行討論

  黃敏惠市長表示,為降低氣候變遷的極端災害威脅,嘉義市常年積極致力於減災及整備工作,例如推動低碳社區、電動公車、籌組低碳調適永續發展委員會、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災害防救深耕計畫等。此外,現在進行的道將圳改善工程、危老建物重建、強韌臺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及未來的本市淨零排放永續管理自治條例訂定、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推動十大旗艦計畫(新永續淨零)等等減災、整備作為,都是希望能夠將災害來臨時,將災害的衝擊降到最低。

  黃敏惠市長強調,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的異常,極端災變天氣發生頻率增加,面臨漸趨複雜的災害,如何提升防減災工作已成為城市施政的一大重點。感謝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提供防災科研應用、情資整合的經驗及災防科研成果,期待未來結合科技進一步強化災害預防、災害評估等層面,以符合正確及即時需求的防災資訊,強化本市的災害韌性。

副市長討論
副市長討論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嘉義市災防成果有目共睹,是全台各縣市的頂尖模範,期望合作架構持續推動,逐步提升嘉義市在極端災害下的整體災防能量。

  會議中,陳宏宇主任以簡報實機操作方式,說明極端災害下的3D災害情資網、災害情資共享地圖等災防科技技術的運用,並延續過去中央與地方災害情資的共享計畫,分析地方政府在現況及未來災害風險下的防災調適策略,也分享善用物聯網、AI影像辨識、大數據分析等科技工具,協助蒐集各種災害狀況資料數據,用以分析災害程度與環境變化,並作為未來災害防範與監控的重要。

(資料來源:WinNews-威傳媒)

延伸閱讀:

  1. 臺北最強牛肉麵霸主誕生 皇家傳承、阿牛牛肉麵、牛將軍小吃店分組奪冠
  2. SALASUSU 柬埔寨生活風格品牌 擁全台唯一藺草染色工法 全手工產品使用紅蘿蔔、咖哩天然染料
  3. 少吃多動、少吃澱粉能減肥成功嗎?其實三餐吃好就能減肥又吃飽!

蕃新聞推薦影片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

社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