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小林村 士林官邸 流星雨

比肺結核更難纏! 「非典型結核」死亡率逾三成

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2023.03.24 12:00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肺結核曾是國病,難以根治,不過在衛生單位的努力下,發生率已經大幅降低。然而,「非典型結核」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症的個案卻逐年上升。有鑑於此,臺中榮總特別成立「分枝桿菌中心」,主任黃偉彰提醒,兩種疾患病狀極為相似且難以區別,但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5年死亡率高達35%,民眾太晚就醫恐無法治癒,若出現發燒、咳嗽、咳血、體重減輕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

一名54歲女性出現咳血狀況求診,診斷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接受抗生素治療但未改善。經轉診至臺中榮總,進一步進行分枝桿菌培養及分型、藥物敏感性鑑定,接受精準藥物治療,並配合進行外科手術,終於成功控制疾病回到工作崗位。

「非典型結核」人數將近肺結核2倍

結核病感染源為分枝桿菌屬,分為兩種:第一為結核菌群,就是所謂的「結核病」;第二為非結核分枝桿菌,又稱「非典型結核」。

依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在台灣,結核病的發生率已經從2005年的每10萬人口73例逐年減至2022年的28例。然而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個案卻逐年上升,2022年發生率達到每10萬人口50例。

症狀相似 「非典型」死亡率卻更高 

根據結核菌侵犯的位置,結核病可分為「肺內」結核和「肺外」結核。高風險族群包括支氣管擴張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愛滋病患、長期使用類固醇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等。建議家中浴室、蓮蓬頭應加強清潔,杜絕細菌藏匿。

黃偉彰指出,兩種疾患的共同症狀為發燒、咳嗽、呼吸喘、咳血、體重減輕,而且照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也難以區分。唯一的不同處在於治療方式,尤其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需使用至少3種抗生素,不僅容易出現副作用,若患者同時服用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藥物,也容易有藥物交互作用,加上使用的抗生素抗藥性高,因此可供選擇的藥物較少,導致治療難度與死亡率皆更高。

無論是「結核病」或「非典型結核」,從診斷到治療都相當複雜,需要多專科的協助處理,才能達到全面的照顧。醫師呼籲民眾若無法確診哪一疾患,建議進一步就醫進行分枝桿菌鑑定、抗藥性藥物檢測,精準治療可提高治癒率。

「非典型結核」如何精準治療?點這裡

 

 

【延伸閱讀】

定期篩檢揪肺癌 術後輔助治療降低復發率

研究發現電子菸可改善COPD、幫助戒菸 醫師提出這樣的看法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713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