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菓子絕美圖鑑
歲時物語‧生活節慶‧文化解謎,350+日本尋味事典
作者:青木直己
譯者:楊家昌
出版社:創意市集出版
責任編輯:許筑婷
推薦原因:風味顯明的日式和菓子,散發在口中高雅又有層次的滋味讓不少人迷戀,除了在每年例行節日中會出現的經典和菓子外,也有像是年糕、糰子、饅頭等以各種方式呈現的樣貌,又各自代表著不同含意及基礎構成,一起體驗和菓子的魅力吧!
十種日式和菓子文化及介紹
餅もち-和菓子原點 祭拜神明供品演變而成
餅(麻糬)原本是用來祭拜神明的供品,也是在祈求豐收的祭典等場合所不可或缺的神饌菓子。到了安平時代,像是的正月鏡餅或二月的椿餅等,都是固定會在節慶的日子食用的點心。
根據江戶時代後期的風俗誌《守貞謾稿》的記載,當時栗餅屋製作栗餅的流程,首先用手抓取搗好的餅,透過指縫捏出四顆糰子,再將糰子丟入距離兩公尺左右的盤子中,再由另一人撒上混有砂糖的黃豆粉後加以販售。
御欠おかき、霰あられ-鏡餅製御欠 炒糯米製霰
御欠(おかき)與(霰あられ)是使用糯米製作而成的米菓,現代人會將大米菓稱為「御欠」,小米菓稱為「霰」。欠御又稱為「欠餅」或「搔餅」,源自於正月時以手或槌子,將供奉過神明的鏡餅敲碎之習俗。
如果用刀子切開祭拜過神明的神饌點心,是一大禁忌,因此要用油炸或烘烤的方式食用。霰最早出現於奈良時代,將曬乾的糯米炒過,在宮中用來招待來自國外的客人。到了江戶時代,演變成將狀餅切成骰子再炒過的方法,這樣就能採取跟御欠相同的吃法。
饅頭まんじゅう-禪僧於鎌倉時代傳入日本的點心
饅頭是在鎌倉時代後期至室町時代前期,從中國傳入的本日點心之一,相傳是在仁治二年由宋朝歸國的禪僧聖一國師所傳入;或是在觀應元年,起源於來到日本的林淨因,在奈良居住時所製作的饅頭。
原本饅頭是搭配湯品食用,但根據《京大本湯山聯句鈔》記載:「某些饅頭的餡料使用紅豆與砂糖製作而成」,可見在室町時代已經能吃到包有紅豆餡的饅頭。在江戶時代後期,隨著砂糖的國產化,製作出跟現代相同的甜紅豆餡饅頭。
煎餅せんべい-江戶時代前 以甜麵粉煎餅為主流
煎餅的原型是以麵粉為主原料的炸煎餅。到了江戶時代誕生鬼煎餅、小判煎餅、花煎餅等各種煎餅名產,但當時是以還添加糖蜜製成的麵粉煎餅為主流。從江戶末到明治時代以後,出現以米粉製的鹽成煎餅,味近口似現代的煎餅。
糰子だんご-神饌菓子平民和菓子 室町時代現串糰子
糰子跟餅一樣,原本是用來祭拜神明的供品。使用米等原料經過加工捏成圓形的糰子名稱,首見於平安時代《新猿樂記》:「菓子分為無核(沒有包餡)溫餅、粉勝(黃豆粉)糰子」。室町時代,出現將糰子插入竹串的串糰子;到了江戶時代,每串糰子固定為四顆,延續至今。
羊羹ようかん-從羊肉湯變和菓子
在鎌倉、室町時代,由禪僧傳入的羊羹,在中國叫做「羊肉羹」,也就是使用羊肉熬煮而成的湯。不過由於禪僧不得吃肉,他們便使用紅豆等植物材料來取代羊肉,先將紅豆蒸過再淋上湯汁食用。
到了室町時代,羊羹成為和菓子的類型,先熬煮紅豆後去皮,再用布巾過篩壓成泥,最後將葛粉與砂糖加入紅豆泥中拌勻,放入蒸籠中蒸過即可食用。到了一七七○年發明寒天製成的煉羊羹,在十九世紀取代蒸羊羹,成為主流。
求肥ぎゅうひ-常被作和菓子材料的餅菓子
將砂糖或水飴加入糯米粉中,揉成餅狀的求肥,其特徵是具有柔軟的口感,放久了也不易變硬,經常被用來製作各種和菓子。由於求肥的外表狀似牛皮,但古代日本人不喜歡吃肉類,對於牛皮的名稱有所忌諱,因此改名為「求肥」。
大福だいふく-又大又便宜 包甜餡備受歡迎
在江戶時代的餅菓子中以包餡的大福特別具有人氣。古代的大福,因其圓滾滾的外形,原本被稱為「鶉餅」。由於吃下一顆大福會有飽足感,也被稱為「腹太餅」,但由於大福的內餡是以加入鹽巴的紅豆製成,缺乏甜味,被評為「只是做得比較大顆的和菓子」。
落雁らくがん-驅邪象徵 受人珍惜的慰問品
根據文政十年《落雁屋仲間一札》記載,只有販售菓子屋的商店,才有販售高檔的上落雁與秤重的落雁。到了江戶時代後期,出現各式各樣的送禮用的途落雁,紅色落雁被當作驅邪象徵的探病慰問品。到了現代,落雁被當成女兒節、彼岸、盂蘭盆節等節日的供品。
飴あめ-古代休閒食物 也是一種甜味劑
自古以來,飴是珍貴的甜味劑,獲得世人的重視。天平九年的《但馬國正稅帳》(正倉院文書)記載,請僧侶誦經後要發米給他們作為布施,讓他們能製作飴(水飴),這是在奈良代就已經存在的習俗。此外,飴在當時也被當成法會的供品,是極為珍貴的食物。
編輯 / 許筑婷 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疫後旅遊型態的改變?彈性自由包團走、服務貼心質感佳 展開旅遊新篇章
不只看郵輪!2023 多場國際盛事再現基隆港 周邊美食觀光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