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綜合報導
得過皮蛇易中風? 研究:帶狀疱疹增加長期心臟病風險
發生「皮蛇」不只會起水泡、神經痛,也可能會增加未來心臟病的風險?一項前瞻性研究追蹤16年、超過20萬名成人的數據顯示,與未罹患帶狀疱疹的人相比,罹患過帶狀疱疹者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長期風險高出30%,而且在發生帶狀疱疹之後,風險升高時間可能長達12年之久。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 。
該研究主要作者、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助理教授Sharon Curhan表示,出過水痘之後,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會終生留在體內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約有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會在一生當中罹患帶狀疱疹,當年紀增長會使用藥物、罹患疾病而使免疫力下降時,將升高帶狀疱疹的發生風險。造成皮膚水泡、灼痛、紅疹及長時間的疹後神經痛。
研究團隊宣稱,從各項文獻來看,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被重新激活之後,可能會引發更持久的副作用,例如加重炎症與慢性血管變化,增加血管阻塞、影響血流等,進而造成心血管事件如中風、心臟病風險的發生。不過,該研究仍屬於觀察性研究,並不能將帶狀疱疹與心血管疾病直接視為因果關係。
病毒長期潛伏在神經節內! 帶狀疱疹的原因與症狀
帶狀疱疹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 VZV)引起,它是第三型人類疱疹病毒,可引起水痘與帶狀疱疹。水痘好發於兒童,曾經得過水痘的病人,體內病毒會潛伏在背根神經節中,若干年後再度發作並沿著感覺神經侵犯神經所支配的皮膚區域。
帶狀疱疹會造成水泡與神經痛,多呈現單側、帶狀,好發於胸部、腰部等部位,故坊間有「皮蛇」之稱。帶狀疱疹會在侵犯位置造成燒灼、瘙癢、刺痛,讓患者皮膚變得異常敏感,穿衣服磨擦到帶狀疱疹部位時會有明顯不適,之後再出現皮疹與水泡,水泡平均持續2-7天後會結痂,期間也可能出現疲勞、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約有10%帶狀疱疹的患者,在皮膚出現水泡的區域產生長期疼痛,甚至皮膚表面病灶消失後,仍感覺疼痛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這在老年患者中最常見。此外,帶狀疱疹侵犯三叉神經有可能引起失明,而侵犯膝狀神經節時可造成耳疱疹或顏面神經麻痺,又稱為雷氏症候群(Ramsay Hunt Syndrome),可能導致聽力不可逆喪失及無法恢復的顏面神經麻痺。
哪些人是帶狀疱疹高風險? 打疫苗要注意哪些狀況
根據哈佛大學醫學院出版資訊表示 ,帶狀疱疹的主要危險因子與年齡有關,50歲以上以及免疫系統不佳(例如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人,是發生帶狀疱疹的高風險群。也有研究指出,長期使用類固醇可能會增加帶狀疱疹風險。
一旦發生帶狀疱疹,會使用抗病毒藥物、消炎止痛藥與神經鎮定劑幫助緩解,但患者仍可能要面臨長期的疹後神經痛。預防帶狀疱疹最好的方式之一是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目前兩款帶狀疱疹疫苗分別可降低發生風險約51%及90%,有效時間約為5年及10年。
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時要注意是否對疫苗成份過敏、是否正服用會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曾接受過幹細胞移植以及是否正在懷孕或備孕,施打前須與醫師詳細討論。 由於疫苗為預防帶狀疱疹發生或復發,並非用於治療帶狀疱疹。本身有風險因子者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及早接種疫苗以降低帶狀疱疹風險。
資料來源:
Shingles - Mayo Clinic
Shingles (Herpes Zoster)
Herpes Zoster and Long‐Term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延伸閱讀:
皮膚水疱、破皮竟是「類天疱瘡」發作! 醫師:吃1種糖尿病藥要當心
長皮蛇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4種人得帶狀疱疹風險超高! 醫:快去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