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俠客會客室》台大做得對,就要打破文憑迷思!

優傳媒/ 2023.03.23 16:56

台大在畢業文憑上正式加上「在職」,這是尊重事實,從這類在職碩士專班取得學位的人應該很高興這種差異化的價值。在職碩士專班和正職碩士班是跨世代交流最佳的平台,教育部快放手讓各大學去自主發展吧!大學今後面對的少子化衝擊够嗆了,別再管東管西了。(圖/取自網路)

 

作者/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台灣大學決定今後在職碩士專班的畢業證書上加註「在職碩士專班」的字樣,引發社會很多的正反議論,以及不少的酸文嘲諷。有些人認為「在職碩士專班」的學位含金量下降了。真的嗎?

 

在職碩士專班有光榮歷史

在職碩士專班怎麼來的?其實,它有非常光榮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當年在歐洲打仗的年青人返回美國,立刻面臨就業就學的問題。當時,美國政府鼓勵退伍軍人進入大學讀書,很多人選擇攻讀商學院的 MBA 學位。哈佛商學院輝煌的 1949 屆就是這出類拔萃的一代中的佼佼者,也堪稱全球在職碩士專班的鼻祖。

 

哈佛大學商學院1949年班,堪稱全世界「在職碩士專班」的鼻祖。這班653名畢業生中,75%的人有身歷世界第二次大戰的經驗。他們畢業後在政府和企業界表現卓越,一半的人當上大企業的CEO職位,被稱為哈佛商學管理碩士班(MBA)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圖/取自網路)

 

哈佛商學1949 屆的畢業生中,超過一半的人登上了世界知名公司的 CEO 職位,例如強生公司的博克、全錄公司的麥克科洛、共同基金的盧恩等等。他們被譽為「令美元失色的年級」,成為激勵許多有志青年選擇 MBA 的重要原因。

 

美國商學著作名家謝姆斯在《大時代》(The Big Time)書中形容這些有二戰經驗的學生冷靜熱情、同甘共苦、正義道德、尊重理論和講求實務。這也是為何1949年商學班在各行各業表現傑出的主因。他們畢業後非常重視同學的聚會,分享生活和工作的悲苦、經驗、成敗和喜悅。在職的社會特質充分表露。

 

在職碩士專班應有教學特質

在職碩士專班在英文名稱加上了個E(Executive)。這個E明顯地標示出它的不同,除了顯示它有工作經驗的在職入學條件,更強調的是它上課方法和教學內容的不同。台大在畢業文憑上正式加上「在職」,這是尊重事實,從這類在職碩士專班取得學位的人應該很高興這種差異化的價值。

 

甚麼叫「價值」?經濟學裡有一個很好的定義:「差異化和重要性的感知。」追求知識和修為的成長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在職碩士專班的學生們畢業之後還用實際行動,返回大學求取新知,那是值得讚揚的作為。

 

文憑的價值來自於社會對它貨真價實的肯定,「政大企業班」沒有文憑,但校友會人才濟濟,集資替學校蓋了「達賢圖書館」,杏壇美談,可為事例。

 

文憑再怎麼響亮,但本人腦袋空空、胸無點墨、肚無雅量,更好的學歷都只是裝飾。在職碩士班畢業的人如果還看不明白,白上了這類的專班。

 

授課、師資才是在職專班重點

教育部管大學,已不符國際潮流。我們的教育部卻是經常只管形式,不管實質內容。我曾在瑞士、芬蘭和新加坡有EMBA和IMBA的教學經驗,發現他們對於在職碩士專班的師資、教法、內容和考評都有不同於MBA的要求。台灣科技大學把教授分為經師、業師和禪師三類,按照理論、實務和經驗的專長,分工和合作,共同創造最佳的教學效益,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商學名校很講求案例分享和倫理文化,深知蛋頭和智慧的差異,因此,很要求教授的實務經驗,鼓勵他們每隔一段時間,走入政府或企業工作,很值得我們借鏡。反觀台灣的各大學的在職專班教授普遍只有學術涵養,確實大有改善空間。

 

大學是跨世代交流的最佳平台

台灣大學面對論文造假事件,勇於當機立斷,排除政治壓力,做出正確的決策,不失全台最高學府風範。

 

這次的世棒經典賽日本隊在驚濤駭浪中贏得冠軍,得來不易,從比賽的過程和策略來看,日本的球風也正在做正向的轉換。由團隊主義開始轉向團隊加上個人的主義,戰後潮的長輩由傳统的掌控轉到引導與尊重個人才能。國際產學界預期日本失落的30年,將能在未來的十年走向擺脫,再次崛起。

 

教育是一個要靜下來耕耘的長期事業。日本青年世代在這次世棒比賽中展現了強大潛力:韌性、自律、協調、團隊、個人、謙虛、自信、尊重等等的跨世代合作和平衡。

 

在職碩士專班和正職碩士班是跨世代交流最佳的平台。產學界看到了這個契機,教育部快放手讓各大學去自主發展吧!大學今後面對的少子化衝擊够嗆了,別再管東管西了。

 

黃丙喜,筆耕公共政策三十年,期許為國泰民安增動力,為社會公義添喉舌。

出身新聞媒體,而後轉任台灣大型和跨國企業,赴美獲管理學博士,先後在南洋理工大學、芬蘭厄爾托大學和台灣科技大學教授IMBA和EMBA學程,並任國發會、經濟部、衛福部等政府機構專案顧問,負責政策前瞻、國會溝通和危機管理。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