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紐約柏林展覽登場、藝術市場風起雲湧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今年藝術界吹起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1932-)熱,尤其抽象(Abstrakte Bilder)畫,成為市場焦點,35號的小作品,就要上億元新台幣,讓人咋舌不已。
任職於香港保利拍賣公司的老同事林亞偉,剛剛傳來今年香港春拍的書面訊息,一打開檔案,映入眼簾就是該拍賣會中號稱「王中之王」的格哈德·里希特1986 年《抽象畫》,紅黃藍綠並陳,鮮艶奪目,讓人印象深刻。
我讀完檔案,告訴林亞偉說,格哈德·里希特的作品,在所有拍品中,最突出,也最迷人。
「喜歡嗎!?」林亞偉貼心地問。
「當然喜歡,只是買不起!」
林亞偉無奈陪我傻笑。
半個桌面大的35號(70.3 × 100.2 公分)作品,不含傭金的預估價高標為港幣2800萬元,折合新台幣超過1億元,每號逾300萬元,果然是「王中之王」,讓人瞠目結舌。
無獨有偶,卓納畫廊(DZ Gallery),去(2022)年底,取得在格哈德·里希特的全球代理權,目前正在紐約為他舉辦大型展覽,一位還在世的藝術家,能在第一、二市場,同時受到如此重視,真是奇蹟。
抽象繪畫對格哈德·里希特來說,是虛構的模型,他曾解釋,宇宙萬物之間,有一種我們肉眼無法看見,卻又真實存在的現實,透過抽象繪畫,可以讓它形象化,讓我們更好地接近那些無法看見,也無法理解的「真相」,因此,能更清晰呈現事物的本真。
格哈德·里希特可說是最重要的在世藝術家之一,他的創作生涯,超過一甲子,他在理念與技法上,不斷推陳出新,從未徹底摒棄單一創作形式及主義,而且在同一時期內,兼顧開展不同形式的創作,持續探究並突破著藝術語言的邊界,建立了其雄偉宏大的藝術事業,尤其獨創了「Squeegee 刮塗方式」技法,更是他登峯造極的神來之筆。
對於編號(607-2)的《抽象畫》,香港保利拍賣公司指出,該作品可以看到格哈德·里希特在1986年,使用了該時期最經典顏色:鮮紅、黃色、綠色和藍色,主畫面用刮塗法,大面積掃刮油彩,繽紛的油彩層巒堆疊,划痕式線條,從畫作底部分叉延伸,線條與用色都展現強烈生命力,是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畫」巔峰時刻的傑作,自由、自在,游刃有餘,而且自信滿滿。
香港保利拍賣公司同時對格哈德·里希特 於1986 年的「抽象畫」系列作了分析。以格哈德·里希特拍賣紀錄前十名作品中,有9張出自「抽象畫」系列,是藝術收藏饕客追逐的焦點。
1986 年格哈德·里希特 以「Squeegee 」刮塗技法,正式作為他的主要創作方法,作品以色彩的層次疊加,創造出珠光般、如夢似幻的特殊肌理,讓格哈德·里希特以「抽象畫」系列開闢出蹊徑,打造出他個人創作生涯中的成熟鼎盛時期。
提到格哈德·里希特獨辟蹊徑 「Squeegee 」刮塗技法,是繪畫史的重要革新,讓繪畫擺脫了傳統畫筆工具的約束,為戰後的抽象繪畫開創新的歷史性篇章。
目前格哈德·里希特的拍賣世界紀錄中,最高價就是出自 1986 年「抽象畫」系列的599,與607-2,屬相同年份,相差僅 8 個序號,可證明作品創作時間的接近程度。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599)》是在2015 年 2 月 10 日,於倫敦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以30,389,000 英鎊成交,折合新台幣超過1億2 千萬元。
香港保利拍賣公司同時強調,格哈德·里希特線上作品數據庫中,其中 1986 年創作的「抽象畫」系列作品,僅有兩件在視頻上作展示,一件為目前里希特世界拍賣紀錄《抽象畫 599》,另一件則是《抽象畫 607-2》,可見作品的特殊性。
香港保利拍賣公司特別認為,1986年格哈德·里希特的抽象畫作品,具備藝術性與市場性。該公司說,他的作品,已有超過四成被世界上超過 130 間美術館及公共機構收藏,其中更包含:英國泰德美術館、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多個國際頂尖機構,都曾為他舉辦個展,在學術上,早已建立無可撼動地位。
格哈德·里希特早在 2012 年 10 月,就以《抽象畫(809-4)》創下在世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從此以後,更多次超越自身、刷新在世藝術家的拍賣紀錄。
目前格哈德·里希特最高拍賣紀錄為創作於 1986 年的《抽象畫(809-4)》,在 2015 年 2 月創下美金 4,630 萬元的成交紀錄,不僅再次創下在世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並且蟬連3年之久。
當德國裔卓納畫廊 負責人大衛·卓納(David Zwirner ,1962-)在長期佈線經營之下,於去年12月宣布取得格哈德·里希特獨家代理權,受到全球藝術界矚目,該畫廊在全球影響力百大排行中,曾居畫廊類第一名,對於藝術家的經營,一向以學術市場兼具,甚至讓學術研究在前,才推動市場,去年簽下格哈德·里希特的全球代理權,大衛·卓納個人及畫廊團隊,非常振奮,矢志再為格哈德·里希特的未來發展,作長遠整體規劃,可望為國際拍賣市場帶來推波助瀾的效應,讓已經是市場領先指標地位的格哈德·里希特,再度引發想像空間。
目前卓納畫廊正在紐約⻄20街537號的卓納空間,呈現格哈德·里希特完成於2016到2023年間的新近抽象創作展。
2020年3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為藝術家舉辦的回顧展,怎奈疫情爆發,紐約受創嚴重,關閉各大博物館與畫廊。目前疫情已歇,卓納畫廊於本(3)月開幕的展覽,彌補了3年前格哈德·里希特展覧提前結束的遺憾。
卓納畫廊也表示,格哈德·里希特身為同時代人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而舉世聞名,他的職業生涯從1960年代橫跨至今,幾十年來始終追求多樣化而又極具影響力的實踐,並且致力於繪畫以及繪畫的形式和觀念的可能性,他一直探索繪畫和攝影之間的關係,在復雜的藝術門類的重新定位之中,更深採用了各種風格和創造性的技法。
然而,藝術具象與抽象的雙重模式,讓格哈德·里希特不禁在本質上質疑著我們與圖像之關聯的方式。格哈德·里希特在 2017年時,停止了油畫創作,而他最後的布面作品,正在卓納畫廊紐約空間展覽中呈現,包括繪畫、雕塑和紙本。
紐約卓納空間的展覽,匯聚一組格哈德·里希特在2016-2017年創作的「最後的油畫」,其中不少是首次在紐約亮相。
作為藝術家《抽象繪畫》 (Abstrakte Bilder)系列的一部分,是格哈德·里希特從1970年代開始的創作實踐中的一塊基石,展覽中的作品體現了格哈德·里希特深入地對偶發事件,以及繪畫媒介的歷史和材料屬性的探究。
他以其極致的完成度和層次錯綜複雜的畫面經營,最後的繪畫突出了顏料與色彩所具有的純然物質性的特徵,實現了某種既即興,但又經過刻意計劃的構圖形式。
例如,展覽重點突出《3片玻璃》(3 Scheiben, 2023),該件全新創作的玻璃雕塑延續了里希特對人類感知及 建築環境的探索。
裝置由3塊連續放置的、透明但又反光的矩形玻璃板組成,每一塊都是豎直的,並且高度將近10英尺(合約3.05米)——它邀請觀眾觀看作品的表面,並且透過表面、超越表面地持續觀看, 以揭示出感知的現實中固有的主體性和情景性。
自從1967年以來,格哈德·里希特持續地創作玻璃和鏡面作品,他常常把它們與自己的繪畫放在一起展出,並把它置身在更宏大的建築語境中。
儘管那些獨立的玻璃作品是建築性的,但也被看作是繪畫和圖像創作的一種直觀的反照,它們回應了繪畫既是鏡子,又是窗戶的藝術史觀念,同時也是對里希特「照片繪畫」——藝術家從1960年代開始的試驗——模糊的視覺效 果的一種有力推導。
正如藝術評論家哈爾·福斯特(Hal Foster)所說,在一幅精心構圖的繪畫,和一位沉思的觀眾之間,感受類比是如此的基本,以至於我們受到乾擾,都沒有意識到,這也正是玻璃作品所發揮的作用,簡單的解釋就是,我們在鏡面圖像意義上的反光,干擾了我們在沉思層面上的反照。
另一組出自2021到2022年的全新紙本作,其中的一些以墨水創作,還有一些則以石墨和彩色鉛筆為材 料,也將囊括於展覽中。
格哈德·里希特的畫作,是構成他實踐的一個重要元素,使他能從另一個方面去探索藝術家的雙手在創作動態、抽象的圖像敘事中的作用。系列中的許多作品呈現了雲狀石墨紋樣的局部,以及與之並置在一起的同樣迷霧般、半擦除式的痕跡。在這重背景中,藝術家嵌入了由交錯的弧線及線條所構成 的鬆散網絡,形成一幅似乎映射出圖像製作本身之可能性的神秘地形圖。
展覽中其他的畫作則由抽象、單色的水墨和石墨繪就,它們帶著鮮明的繪畫性的外觀,就像里希特所描述的,這些紙本作品在他的繪畫創 作中勾勒出一條平行且互補的路徑,就像「同一位作家所寫的詩歌和小說」那樣。
同樣將會展出的還有《情緒》(mood),該組噴墨打印的作品與格哈德·里希特最近的彩色水墨畫作系列有關,它們曾在2022年首展於巴塞爾的貝耶勒基金會。
作為藝術家職業生涯中對媒介之反復轉換和相互作用的開拓 性試驗的一部分,那些充滿活力的印相作品與其墨水畫作幾乎沒有區別,展現了里希特一直以來對圖像複 製之可能性的關注。
卓納畫廊的個展之際,格哈德·里希特要出版一本全新的、限量發行的藝術家書,題為《100幅抽象繪畫》 (100 Abstract Pictures)。
此外,卓納畫廊所屬的圖書出版部門,也有一本圖文並茂的展覽圖冊,其中收錄一篇由迪特爾·施瓦茨(Dieter Schwarz)撰寫的全新文章。
施瓦茨是格哈德·里希特作品最重要的學者之一,他是一 位藝術史學家、作家、策展人,也是瑞士溫特圖爾藝術博物館的前任館長。
與展覽同期,柏林的新國家藝術畫廊,也將在今年4月舉行展覽《格哈德·里希特:為柏林創作的100件作品》,並將呈現格哈德·里希特基金會在2021年永久租賃給博物館的作品, 其中包括他大尺幅的抽象繪畫系列《比克瑙》(Birkenau, 2014),非常具有吸引力與代表性。
看來,今春不能錯過格哈德·里希特的各式活動,就算買不起,也要看得夠!
作者為典藏雜誌社社長
照片來源:作者臉書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