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柯文哲 av 九淺一深

膽道癌是什麼?有哪4類型、還能活多久?症狀治療+護膽飲食一次看

優活健康資訊網/馮逸華 2023.03.21 18:46


57歲的劉先生是中藥行老闆,5年前開始出現消化不良,進食就脹氣、腹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胃炎,自行抓中藥治療,但症狀時好時壞,拖了半年才就醫。醫師發現他眼睛明顯發黃,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內膽管癌第3期,當時腫瘤大小已有10.5公分,研判無法開刀摘除,所幸在醫師評估下參加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臨床試驗,腫瘤明顯縮小,症狀也好轉。



膽道癌對於國人而言相對陌生,但卻非罕見癌症,過去港星沈殿霞、和信二代辜啟允、五連霸女市議員柯玟伶等皆因膽道癌驟逝。以下《優活健康網》針對膽道癌類型、症狀、存活率及預後等,整理一篇完整衛教資訊,希望提供民眾對於膽道癌的認識。

延伸閱讀:
長期不吃早餐致膽結石? 【優活小講堂】

前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指出,膽管又稱膽道,負責輸送膽汁由肝臟至十二指腸。膽囊負責濃縮、儲存膽汁,而當消化食物時,膽囊則會分泌膽汁,經膽道進入十二指腸以分解脂肪。

「所謂的膽道癌並非一個器官,而是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中的癌症總稱,包括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壺腹癌等。」他指出,台灣新診斷膽道癌的人數逐年增加,每年發生人數增加幅度更超過4%,其中又以60歲以上的年長者居多,女多於男3倍。

膽道癌是什麼?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系主任陳仁熙表示,膽道癌主要可分為4類型:

  • 以「肝內膽管癌」最常見,發生率為3~4成高居第一
  • 其次則為「膽囊癌」,發生率約3成
  • 「肝外膽管癌」1~2成
  • 「壺腹癌」則約為1成

膽道癌有哪些分類?




延伸閱讀:
膽結石以為胃痛,吃藥也沒用!醫揭「8危險因子」膽囊切除是唯一方法



膽道癌為何難以早發現?

賴基銘表示,膽道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不易且難以察覺,部分病患可能因健檢或有膽結石,照超音波檢查時才不小心發現有腫瘤。而多數病患即使出現消化不良、腹部疼痛、食慾不佳、體重下降等症狀,也很難聯想到癌症可能性,往往等到出現黃疸、全身搔癢、尿液變深或糞便變淺等明顯症狀時才就醫檢查,高達6~7成病患確診時已是晚期。

他指出,難以早期發現診斷的原因,其實與膽道系統的位置有關,以肝內/外膽管癌來舉例:

  • 肝內膽管癌:因位於肝臟內,通常不會有感覺,早期不易發現,等腫瘤長到10公分以上,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此時往往已無法開刀切除,或已發生癌轉移
  • 肝外膽管癌:則因位置關係,腫瘤長到1~2公分將膽道塞住就可能出現黃疸,相對之下較易早期發現,但因症狀不明顯易被忽略,且由於位置鄰近重要血管,也常常無法用手術解決


膽道癌有哪些常見症狀?

陳仁熙表示,通常膽道癌到中晚期,才會出現明顯症狀,主要常見以下4大症狀:

  • 黃疸:當肝臟由於膽管阻塞,而無法排出膽汁時,膽汁鬱積就會造成皮膚及眼睛變黃。膽汁含有膽紅素(bilirubin),這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血液中的黃色物質。當膽管阻塞時,膽紅素會回流到血液中,並沉積在身體的不同部位。病患常有小便如茶色、床單或衣物被皮膚汗液所染黃等症狀。不過,黃疸也可能是因肝炎或膽結石所造成的,也容易被忽略是膽道癌的可能。
  • 體重下降:黃疸會使身體難以從飲食中吸收脂肪,伴隨食慾不振,導致體重減輕。此外,膽道癌會迅速使患者出現惡病質和營養不良症狀,造成日常體能狀態迅速惡化。
  • 發燒:可能是由黃疸、發炎或膽管感染所引起。
  • 腹部疼痛:可能出現腹脹、腹痛,但由於病患在早期階段不太可能感到疼痛,因此這通常代表腫瘤已大到壓迫周邊器官組織而引發疼痛。


膽道癌的危險因子?

陳仁熙指出,雖然膽道癌的腫瘤形成原因尚不明確,但目前已知9大風險因子,包括:

  1. 長期導致膽汁鬱積的疾病
  2. 罹患容易反覆造成膽道發炎的疾病:如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或潰瘍性結腸炎
  3. 慢性B型、C型肝炎或肝硬化
  4. 特定肝吸蟲感染,如中華肝吸蟲(亞洲以泰國較常出現)
  5. 經常接觸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有害物質
  6. 膽管良性瘤,如膽管乳突狀瘤病
  7. 肥胖
  8. 糖尿病
  9. 抽菸、酗酒


膽道癌存活率多久?

陳仁熙說明,膽道癌與癌王胰臟癌一樣,屬於原發性、高度惡性、高死亡率、預後不佳的癌症,雖手術切除的5年存活率約10~30%,可提供膽道癌治癒的機會,但診斷時大多數病患已是局部侵襲性疾病或已發生癌轉移。

他進一步說明,文獻指出目前晚期膽道癌病患,接受化學治療的整體存活期約8~11個月,而沒有治療的轉移性病患,其平均存活期約僅6個月,通常難活過1年。其中膽道癌的總體預後狀況,以5年存活率來看如下:

  • 局部性的:15~30%
  • 區域性的:6~24%
  • 遠處轉移的:2%


膽道癌有哪些治療方法?

義大醫院癌治療醫院血液腫瘤部副院長饒坤銘表示,自2010年至今,膽道癌治療方法僅以手術及化療為主。手術切除病灶雖是治療膽道癌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不到3成病友可以接受手術治療,術後也容易癌復發。

對於無法手術只能接受化療的病友中,僅有2~3成病患的腫瘤有縮小,在化療效果不如預期加上病情進展快速的狀況下,可能導致病患出現肝功能惡化、重複膽道感染、惡病質和營養不良等問題,使身體機能大幅衰落。

但在2023年3月,衛福部最新核准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可應用於膽道癌,根據約60位受試者臨床試驗結果指出,可普遍提升腫瘤反應率(腫瘤縮小程度),3成膽道癌病患不僅腫瘤明顯縮小,整體存活期超過1年,更有2成5以上病患存活期大於2年,終使晚期膽道癌病患的一線治療獲得新突破。



護膽飲食該怎麼吃?

賴基銘認為,在「護膽飲食」上應少量多餐或定時定量,最主要還是別暴飲暴食,避免讓膽囊過度收縮、增加膽汁鬱積以及膽固醇增加,因長期恐陷入膽囊炎、膽結石甚至膽道癌風險。此外也要選擇低油肉類,脂肪含量較低的肉類如雞、魚及瘦牛肉等,並去除這些肉類的皮後再食用。至於飲食烹調上要清淡,盡量避免油炸或油煎的飲食,將烹調手法改成清蒸、清燉、水煮或涼拌等不需多加油的料理方法。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