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聞最先要先帶觀眾朋友來看馬來西亞的客家,客家新聞採訪團隊,日前前進馬來西亞找尋客家身影,因為在18世紀時,南洋錫礦的發展,不少來自中國閩粵二省的客家人離鄉背井,前進大馬採錫而致富,影響了近代馬來西亞的都市發展,除了錫礦,當中也有許多客家子弟,經營東南亞盛產的「水果之王」榴槤,好多外國人對它的評價,就好像臺灣的臭豆腐一樣極端,喜歡的人會大口大口吃下,不喜歡的人則是會一臉嫌棄,捏著鼻子快步通過,而以往僅限熱帶國家吃得到的榴槤,現在依靠冷鏈技術,全球民眾都有機會新鮮享用。 「35塊就是小一點,沒有這麼大的這麼多肉,就是這樣分,我以為是不同品種,不是。」 大小榴槤分門別類,遊客現選、攤商現「殺」,金黃果肉濃郁香氣,成為許多遊客前往馬來西亞的心頭好。 記者 胡吰誌:「人稱『水果之王』的榴槤,遊客來到東南亞國家必吃無疑,不過你知道嗎,馬來西亞和泰國,光是這些榴槤就有這麼多品種,吃起來的風味會是一樣的嗎?」 「榴槤榴槤榴槤,貓山王。」 堅硬外殼、渾身是刺,成熟果實能像籃球一樣大,要說能成為「武器」,一點也不誇張,臺灣常見的泰國金枕頭榴槤,果核較大、榴槤氣味較淡,馬來西亞人稱「榴槤界的愛馬仕」,知名的貓山王榴槤,果實底部有五芒星,榴槤香氣、甜度都較濃郁,造就貓山王品種獨特風味,正是因為各國採收榴槤的方式不同。 吉隆坡亞羅街榴槤攤商:「我們這裡的,馬來西亞的榴槤就掉下來的,掉下來就熟了,泰國榴槤要採下來,可以放一個月才熟得可以,我們的一掉下來就熟,榴槤。」 不同的榴槤品種,有著不同的口感和味道,然而愛之者贊其香,厭之者怨其臭,民眾對榴槤的喜好也非常極端,很多外國人無法接受榴槤氣味,馬來西亞政府甚至祭出,在大眾運輸等公共場所,禁止攜帶榴槤。 吉隆坡亞羅街榴槤攤商:「這裡在有味道的,榴槤,(有什麼味道?),馬來西亞的(榴槤)味道比較濃一點,濃一點好吃,沒有味道的不好吃的。」 以往馬來西亞榴槤,一般只供應本地消費,因此價格不高,直到2019年首批冷凍帶殼榴槤出口,進入中國市場,大馬榴槤價格開始水漲船高。 彭亨州勞勿縣榴槤食品業者 賴萬升:「我們做這些冷凍就是出口,出口現在最大的市場就是中國,當然臺灣這些也有去,我出口去,我的進口商是在新竹那邊。」 以往專屬熱帶國家的榴槤,如今隨著冷鏈技術發達,從產地國急凍鎖鮮運輸出去,讓各國民眾都可以一嚐,水果之王最「在地」的原汁原味。